兴趣与分数 昨天和炎黄书画院的院长在一起,谈起一位她的老师,因为我和她的老师有过几面之交,不免多谈了起来: “他现在近况怎么样?” “早不教课了,听说不是在哪个学校发发笤帚就是看看大门。当年他给我们上语文课,不是讲讲《红楼梦》就是讲讲《西厢记》,那家伙,老师讲疯了,学生学疯了,天天搂着一本名著读,校长气疯了,校长要得是成绩,要的是分数!一个老疯子教出一群小疯子,在他课堂上落下了一个一辈子的爱好,不是疯子谁干这事,开这个书画院,没几年的功夫搭进去二十多万,但是这一辈子的爱好放不下呀!总想给有梦的人、有爱好的人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给大家一个精神的家呀!” 听完这位院长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何尝不是如此,从教二十多年来,哪一天不兢兢业业,自认为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出口成章,一堂课下来,讲得是胸口发闷,嗓子发干,但是领导不赏识,学生不买账。比如讲《北京的胡同》,你把重点词勾勾画画,把重点句子说说得了,学生有抓好囊头,有成就感,我背下来几个词几个句子,你可到好,一张嘴就从胡同的起源讲起,讲起胡同文化的兴起、繁荣与衰落,从元朝一直讲到现在,从北京一直讲到文安,乌七大八糟,哪句话我该背,哪个词我该掌握,考试我该考什么。最让部分学生不能容忍的是我判作文的另类。有一次我出了一道作文题:我和云、雨、雪、雾,任选一个话题,有一个学生写了我和雨,写得是文采斐然,啼笑皆非。他写得是雨下得如何如何大,老师打着伞如何送他回家,他个子大,伞太小了,老师淋了个落汤鸡,感冒了,他身上一个雨点没沾,大致意思就这样。我骂这个老师: 几辈子没当过老师呀,真是一个贱物骨头,幼儿园、小学下雨给人家打打伞也就得了,到了高中还给人家打伞。 我又骂这个学生: 你不站起来看看自己有多高的个了,我给你打伞都得踮起脚尖,没练过芭蕾都给你打不下来这一道,赶上一个个矮的老师,还得爬了楼顶上给你打伞呀!做文如做人,做人要诚实,作文要真实,不能为了追求感人,追求哄动效应,胡说八道!从小写这样的作文,长大了怎么做人?! 学生极为不满,这是我小学时我爸给请了好位高手写出来的范文,从小学到高中从无失手,结果栽了你手里了。 我无语。 结果不久就被领导哄下讲台,流放到送教下乡办公室来了。 我的一位呼风唤雨早已成为全县名师的同学谆谆教导我: “你以为你是谁呀?你还要讲课,还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out啦!现在叫驯课,看过驯狗熊得吗?不断重复,让学生掌握一两个动作就行了,非要让狗熊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不那么做,不把你累吐血了才怪呢!学生也一样,你只需要将写作文、答阅读出现的高频词,按照一定的句式排好了,学生只需要往里填几个词,或从阅读文章中摘下几个词住里一塞,就万事大吉了。你以为判卷老师将学生的答案一个字一个字地瞧呀,用眼一扫,看看有没有几个关键词,分就出来了。这样才能培训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驯民,驯民是什么?只需要看领导的脸色,揣摩领导的意思,按领导的意图办事就好了,哪有那么多的个性、创造性、为什么?” 我的内心非常纠结,做为一个好老师,评判一个好老师,到底是看这个老师是给学生一生的兴趣呀,还是看老师能否给学生一个好的分数。兴趣能发展为爱好,爱好能稳定为事业,即使由于客观主观原因,不是稳定为事业,但是也能学生一辈子的精神追求,成为学生的一辈子的精神支柱,他的生活永远是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的;给学生一个好分数才能给学生一个好大学,给学生一个好大学生才能给学生一个好职业,但是有了好职业就一定幸福,一定成功吗?我的好多有着令人羡慕职业的同学,可以说生活很单调,压力山大,过早就没毛了;相反我的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自己在家开个小厂子,开得是风生水起,小有成绩,生活条件好一点,不忘圆自己的梦想,不忘自己年轻时的爱好,有了过去的底子,再加上这些年生活的历练、沉淀,虽然不是名家,但是他们的作品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因为他们纯是因为爱好、纯是为自己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