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641|回复: 0

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25 1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板模式 游客:  注册 | 登录 |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国学论坛 »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 蓝万清: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标题: 蓝万清: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马锐
    书童
    UID 39302
    精华 3
    积分 329
    帖子 289
    荣誉 10 国学币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5-12-23
    状态 离线
    #1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7-20 08: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蓝万清: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自从施联朱先生《畲族研究文集》出版,全面展现畲族族源的各种观点,蒋炳钊先生《畲族史稿》发行,则全面地客观地评述了族源诸说。近年来,客家学的兴盛,畲客关系倍受关注,畲族族源也水涨船高地被重新重视起来了,只从溯源的办法来认识畲族族源问题,可能会“见木不见林”,如果从畲族的形成,这样“见林”角度来思考畲族族源问题,那对畲族族源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就可以得到获得比较满意的解释。
    众所周知,畲族由蓝、雷、钟姓氏组成,崇信盘瓠,通用畲语,弄清畲族三大姓和畲族文化特质的来源,有助于探讨畲族形成问题。何光岳先生《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等论著,对畲族的姓氏和文化特质来源有甚多精辟论述,蓝姓源于“古代以种植蓝靛、染蓝衣料,并习惯于穿蓝衣而得名,(蓝夷)从山东经河南、湖北、湖南,”进入粤东,成为畲族重要族系。雷氏来源于羌人一支,与黄帝是亲族,雷人又称俚人、里人,一部分雷人南迁长江以南,“远居深山的俚人则仍以雷氏为姓,并与一部分瑶族结合,成为畲族大姓”。钟,古与重通用,重人曾建立过钟离国,后为楚国所灭,钟离人混合大批东夷族人南下,娶畲女为妻,融入畲族,故钟在畲族中是招婿的,“女婿名字身姓钟”。氏
    畲族崇拜祖先忠勇王,称盘瓠,盘瓠就是葫芦,发明用瓠制成的盘、瓢之类器物的人,以其首创之初而得名。盘瓠氏发源于岷山一带,后又融入崇拜狗图腾的部落,称为盘瓠,这是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畲族研究,学界已形成共识,至迟公元七世纪,畲族已生息繁衍于闽粤赣边区,全国各地畲族盘瓠传说及祖图的式样、内容、形式等都基本相同,说明畲族形成相当早,那么畲族形成应早于公元七世纪。
    潘宏立先生将福建畲族服饰分为七种类型,各类型服饰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和形式,如此之大的差异很难用唐宋以后畲族服饰的变迁来解释。蓝雪霏《论中国畲族民歌结构的非汉语言因素》结论:“畲族民歌的非汉语言因素应该有其道理,它显示了在宋、元时期与客家相互融和之前自身的某些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正是畲族音乐特性之所在,……。畲族不因共同采用近似客家话的汉语言而放弃古老的多种旋律音调,和他们多种不同的服饰、惯习一起,可能暗示了其各自不尽相同的复杂来历。”
    全国各地畲语基本相通的事实,说明畲语形成时间相当早,即唐代以前畲语已经形成了,鉴于畲语与客家话的关系差异,应该将畲语形成时间界定在大量客族进入闽粤赣交界区之前。游文良先生《畲族语言》:现代畲语是一种混合型语言。“由古畲语成份、汉语客家方言成份和畲族居住地汉语方言成份组成”。在《古畲语考》一章中认为古畲语成份源于古壮侗语(古越语)和源于古苗瑶语的部分词语,并考证出古畲语成份中的古汉语借词,最后列出古畲语成份中不明来源的一部分,畲语研究表明了畲族来源的多样化,首先是土著民族古越人的成份,外来的古苗瑶人也是畲族的重要一支。如果何光岳先生所言不差,作为东夷一支的蓝夷,与黄帝有亲族关系的雷氏,建立过钟离国的钟姓,都成为畲族的来源之一,在他们后人的语言中留下古汉语的痕迹也就不奇怪了,至于古畲语中不明来源成份,也说明畲族来源的复杂性。畲族形成相当早,晋代,客家人开始深入闽粤赣交界区,两宋之际已形成“一个特定方言、特定生产和特定社会心理和文化特征的族群”。从历史发展来看,后来的客家人若没有强势文化和优势人口的凭借,畲族完全可能将他们吸收进来,成为畲族的一部分,但已相当成熟的中原文化进入闽粤赣交界区后,畲族语言吸收了一些客家话的成份,两个族系文化交汇、融洽,真正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形成畲客文化难分状态。
    费孝通先生考察了广西大瑶山,对当地的瑶族形成提出一种自己的看法,即大瑶山的瑶族主要由五大支系组成,即茶山瑶、花蓝瑶、坳瑶、盘瑶、山子瑶组成,畲族形成或与之类似。联系畲族现实、传说和历史,可以认为畲族族源是多元的,畲族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畲族形成是复杂的,谈畲族形成的时代就显得相当困难。
    作者: 无终子  2006-7-3 16:07 回复此发言
    --------------------------------------------------------------------------------
    2 蓝万清: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潘光旦先生在《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一文(载《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关于畲族形成问题是这样说的:“长江中游沿江,特别是南岸,在六朝隋唐年间称为‘莫徭’的一个族类,在周以降中原族类历次向南的压力之下,退却了,分散了;南下的一群成为今日的瑶人,在过程中省去一个‘莫’字音,其中很早就进入东南的一支,后来称为畲瑶,或单称畲。”早到什么时候,潘先生并没有明确说。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韩愈在潮州任刺史时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当地“蛮夷”,《黄家贼事宜状》中,自称:谙知岭外事人,“其贼并是夷獠,亦无城郭可居,依山傍险,自称洞主,衣服音语不似人。……蛮夷之性易动难安”,“大抵岭南人稀地广,贼之所居处又更荒僻”。清杨澜《临汀汇考》卷1说:唐“天宝之乱,列郡望风而靡,汀,七闽之穷处也,蕞尔一城,孓然于蛮风蛋雨之中”。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3说:“闽有负海之饶,其民悍而俗鬼,居洞砦,家浮筏者,与华语不通”。唐人顾况《酬漳州张九使君》诗:“薜鹿莫徭洞,网鱼卢亭洲”。唐代张读《宣室志》卷4《韩愈驱鳄》载:皇甫水是撰《愈神道碑序》言:“峒獠海彝(夷),陶然自化,鳄鱼稻蟹,不暴民物”。(《太平广记》第466卷,韩愈)宋朝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新编方舆胜览》卷36《潮州?风俗》(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44页)说到潮州“夷獠遂生”时,也有相似的记载。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页):闽、粤两地的居民基本上就是居峒砦的蛮和家浮筏的延虫两种。相对于浮筏、卢亭、海夷的水上居民而言,洞砦、徭洞、峒獠是自成体系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是哪个民族。《资治通鉴》卷二五九记载: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王潮、王审知“将兵攻福州,民自请输米食向军,平湖洞及滨海蛮夷皆以兵船助之”。蒋炳钊先生结合畲族族谱记载:畲族先民“从闽王王审知为乡导官,由海来闽”,以为平湖洞及滨海蛮夷中很可能有畲族参与其中,平湖洞蛮夷和滨海蛮夷也就是陆地居民和水上居民两种,这些被称为峒蛮獠徭者的陆上居民应该是畲族,傅衣凌先生所说:“入山为畲,入水为蛋”,似乎将两族说成同一来源,不如改称:“在山为畲,在水为蛋”。温仲和《光绪嘉应州志》卷32丛谈:“峒獠,岭表溪洞之民,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开拓浸广,皆推其雄,长为首领,籍其民为壮? 2豢深亏阏撸蛞郎搅侄樱耷醭ぐ婕昙仔彰陨渖镂睿渤骢裟苋涠撸匀∈持街解病薄;挂觥度钔ㄖ救宋铩匪兀骸傲肿孀质觯懦敝萑耍┑疗穑嫣嵝冶苈遥杏鲡苍簦缸嫌氲芙员宦佣ィ婵嘧凡荒芗埃┠汉籼煲允娜眨翰患崮福抟陨病a阕呱焦戎校锷脸滔缛停f见焉。獠人阻不与归,潜请于官,遣吏偕往輋所,赎以金,还之。去被时母子兄弟□□十有四年矣。据此条,是輋徭即峒獠也”。这些峒僚什么时候形成畲族的,如果仅从文献资料是很难作出有效判断的。还好考古学的点滴发现,给我们透露出畲族祖先形成的那一线天机。
    吴炳奎《梅县新石器遗物与畲族历史》(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说,在广东梅县带“畲”的地名很多,如:畲坑、孔畲、双螺畲、周屋畲、坪顶畲、叶畲、上畲、中畲、下畲、白畲、侯畲、铅畲等,在梅县这些带“畲”字地点,发现大量新石器遗物,在畲坑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带有“畲”字的三种铭文。
    三件铭文上“畲”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正畲”的畲字已如今天的写法,在潮州出土的宋代陶瓷器皿和用具上,可以见到一些当时特地留下的刻划符号和文字,如李、陈、五、十,代表着陶瓷的制造者或所有者等意义,在30年前,在笔者家乡福建省连江县乡村民众,就在碗碟底部凿上代表自己名字的一个字,来表示自己是碗碟的所有者,显然这碗碟与畲族有关,只是吴炳奎先生并没有明确指出此宋是赵宋还是刘宋,给我们的思考留下一些疑点,但无损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不过从行文来看,似乎更象是南朝刘宋之宋。
    作者: 无终子  2006-7-3 16:07 回复此发言
    --------------------------------------------------------------------------------
    3 蓝万清: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兴畲”的畲写作“  ”,佘下有田,即为畲田,即从事“刀耕火耘”,宋范成大:“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但在墓砖上凿刻“
    ”应是人,而不是指田,如果用于表示墓主人的生产方式,也与此地畲民从事最早的生产方式有关。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主要是以畲族为畲田民族来论述的,“有关畲田的史料中所反映出来的某些信息却与后来的畲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永定县志》卷一土产:“旱禾菱禾,又名畲禾,山上可种,分粘与不粘两种,四月种,九月收,六月“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次年则宜稷,不宜此矣”。杨澜《临汀汇考》卷4《特产》:“禾菱米,又名畲米”,清温仲和《光绪嘉应州志》卷32丛谈引《舆地纪胜》梅州景物上“菱禾”注:“不知种之所自出,自植于旱山,不假耒耜,不事灌溉,逮秋自熟,粒粒粗粝,间有糯亦可酿,但风味不酯,此本山客輋所种,今居民往往取其种而莳之,据此则山客与居民有别也”。山客輋就是畲族,畲语中畲族自称为“山哈”,即山客,将山客与輋相连,非畲族莫属。同书还记载:“昔时,程乡有此种徭人也,今地以畲名者,尚多有之”。从闽西武平、连城、长? ⒘摇⑸虾肌⒂蓝ㄏ亍兜孛肌吠臣疲邦础被颉靶薄钡牡孛?38处,仅《永定县地名录》(1981年编)带“斜”的地名近36处之多,胡曦《兴宁图志考》輋人条解释:“輋本粤中俗字,兴宁大信輋、上下輋、菜輋诸地,皆旧輋民所住也。或又书作畲字,土音并读近斜,皆六书所未有也”。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二十九册广东下:“輋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光绪嘉应州志》卷32《丛谈》引别书:輋,元史世祖本纪作畲,或作入米田,读如斜,輋、入米田皆俗字也。永定县有称“客祖斜”的地名,似乎也暗示畲族在此地的主人地位,由于耕种的畲田,在一定相对稳定区域内,他们是主人,但食尽一山,则他徙的游耕生产方式,决定他们不会定居于一地,相对于定居而言,他们又成为客人,因此畲族自称“山客”,这或许就是“山客輋”的来由。
    《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八》许应龙条:“距州(潮州——笔者注)六七十里日山斜,峒僚所聚,丐耕土田不输赋”。山斜即山輋,峒僚所聚,畲族所居也。《云霄县地名录》(1981年月11月):火田乡西林村:“原是畲族聚居之所,建有‘五通庙’一座,后畲族被陈元光击溃,把五通庙改为‘王爹庙’”。薛凝度《云霄厅志》(清嘉庆二十一年修)卷一六《名迹》说:五通庙“在西林,(和邑志:查此庙石柱镌有盘、蓝、雷氏字样,盘、蓝、雷氏系陈玉钤所征蛮僚。庙柱为蛮所舍,则此庙必在开屯之先,云霄宫庙惟此最古”。所以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畲民附》:“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日畲客”。《光绪嘉应州志》将居民分为主客两类,该书卷七《方言》说:“故《太平环宇记》载梅州户一千二百一,客三百六十七,而《元丰九域志》载梅州主五千八百二十四,客六千五百四十八,则是宋初至元丰,不及百年而客户顿增数倍,而较之于主,且浮出十之一二矣……”。主即畲族,客为客家。粤东带“輋”字地名甚多,温廷敬《大埔县志》(民国版)载有:輋里、黄輋、下輋坪、余水輋、下輋、彭公輋、上坪輋、严背輋、厦輋、澄輋、将军輋、王家輋(或称吴家輋)、新村輋、留壶輋、李湖輋、曾子輋、桃子輋,另有一处“山客輋”的出产纱纸不少,如此看来,这些輋字地名都与畲族有关了。
    “大四畲”的畲字写作“
    ”,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说:“今人更从文字学和民族学上对畲字进行推断,认为畲字所从余应为田间窝棚一类建筑物,这种建筑物的存在表明这里的土地正在被利用”。李调元《粤东笔记》“輋人”称:輋,巢居也。“徭所止日山、日峒、亦日輋”。輋是指畲民的居住形式,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二十七册广东下博罗四:“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故称徭所止日輋”。第十六册福建《防闽山寇议》:“编荻架茅为居”。“有病没,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第二十九册广东下)。这种“竹篱茅瓦”的居所,就是輋。也是畲语所称为“寮”,住房、居所也,或者称为“茅草房”,杜甫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三重茅”,就是以茅为瓦,共盖了三层的茅瓦。笔者于1998年在霞浦县见过畲民居住的茅草房的形态,即为“大四畲”形状,上叠架二层的茅草,下面的空间用竹木篱笆分隔开就是房间,作为茅草房支架的木柱,就是輋中的中间二竖二斜的笔划所象征的。雷弯山《“畲”字的文化意味与畲族的确认》(载《福建民族》1999年第5期)言:“畲”字历史上有许多写法,畲、
    作者: 无终子  2006-7-3 16:07 回复此发言
    --------------------------------------------------------------------------------
    4 蓝万清: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关于畲族形成问题的探讨
    、入米田、入禾田、輋、
    、最后一个畲字就如“大四畲”写法的简化,仅是一重茅、二重茅、三重茅的差别。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确定畲族民族成份,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民族研究室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为应写成“畲”字为尚,并有如下含义:上面人字表示搭草寮的人字架,下面的田字表示这个游耕民族在迁徙之处,用草木搭寮安家,有烧畲、垦畲、种畲之义。
    在梅县畲坑发现的这两个晋宋时代陶瓷铭文,为我们对畲族形成时间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如果这两个铭文“   ”和“
    ”,确是指为畲族,那么,至迟在晋宋时代(公元四、五世纪)已经形成的畲族,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01“建宁条”称:“本将乐县地,晋绥城县,莫徭(畲族——笔者注)之民居焉”。晋宋时期,闽粤赣的最早居民,已经有了以居住形式称呼的“輋”,以生产方式命名的“畲”。当然作为畲族自称的“山客”,也留下一些痕迹,地名上“山客輋”或被称为种植畲禾的“山客輋”。
    蒋炳钊先生推论,畲族先民或与汉代闽西粤东的南海国王织有关,那么畲族形成历史可以考虑从汉代开始,结合畲族文献提有畲族先民于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从广西迁往海南的记载,可以假设畲族的形成开始于东汉时期。
    综上所述,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中原长期战乱纷飞,南方相对安宁,以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交界区是中原王朝统治的薄弱地带,从外地迁来的瑶人、东夷人(蓝夷)、俚人(雷人)、重人(钟人)、古越人、蛮人、僚人、客家人、汉人等等与当地土著民族结合,经汉、三国、两晋、南朝历代,形成具有独特语言和习俗,崇信盘瓠,以蓝雷钟三姓为主,从事刀耕火种生产的民族共同体——畲族。
    作者: 无终子  2006-7-3 16:07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
    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溪蛮丛笑
    《溪蛮丛笑》一卷。宋朱辅撰。辅字季公,桐乡人,不详其仕履。惟《虎丘志》载:所作咏虎丘诗一首,知为南宋末人耳。溪蛮者,即《后汉诗》所谓五溪蛮者。《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樠溪、西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在今辰州界者是也。辅葢甞服官其地,故据所闻见作为是书。所记诸蛮风土物产颇备,如阑干布之传于汉代、三脊茅之出于包茅山、数典亦为详瞻。至其俗尚之、异种类之别曲折纎悉,胪列明晰。事虽鄙而词颇雅,可谓工于叙述,用资考证多益见闻,固不容以琐屑废矣。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最近访问的论坛 ... 最新公告网络资源推荐及下载
     国学论坛 国学公共服务区 > 最新公告 >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 爱国学 迎奥运 > 新手上路 国学俱乐部 > 读书心得 > 国学问答 > 国学教室 > 国学图库 > 文史哲考研读博论坛 > 二手古籍与国学书店信息交流论坛 古籍电子化 > 网络资源推荐及下载   > 古典文献   > 史地考古   > 古代文集   > 今人文著   > 科技宗教   > 国外其他 > 中文信息处理 > 版本目录学 > 国学宝典 中国汉语文学研究 > 红楼梦研究 > 汉魏六朝文学论坛 > 古代戏剧散曲戏曲研究 > 历代小说研究 中华医学研究 > 中医养生 国学古诗词研究及创作社区(侠客岛诗社) > 古诗词原创之苑 > 古诗词理论之家 > 楹联杂谈 > 李白杜甫王维研究 > “大江东去”苏轼研究 书画琴棋 > 金石书画 > 古艺国粹 历史考古研究 > 史前史及先秦史研究 > 秦汉史研究 >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 隋唐研究 > 辽宋夏金元史探讨 > 明清史研究 > 人物研究年谱索引 > 天文历算与地理方志 > 中国经济史论坛 佛道精神 > 佛学论坛 > 道教思想与老庄文化 > 藏传佛教研究论坛 易学研究 (郭彧 主持) > 易学与生活 经儒论坛 > 诸子思想 > 古经新解 > 新儒学发展讨论区 > 宋明理学 古典小学研究 > 古文字研究 > 小学论坛 > 汉语古音韵 论坛发展讨论区 > 论坛相关建议及版务
    当前时区 GMT 8, 现在时间是 2008-7-7 15:41
    Powered by Discuz! 5.5.0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国学网 - Archiver - WA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11-17 12:28 , Processed in 0.05980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