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194069|回复: 4

[原创小说] 苍茫大地(十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4-18 09: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苍茫大地(十八)

    作者:明月清风/校对:联营

    十八章
    残败下来的义和团又汇入新的义和团队伍,最终在车站的外围又聚集了数千之众。吃过亏上过当的义和团对洋鬼子恨之入骨,血淋淋的现实让他们不再轻视洋毛子和洋毛子手中的洋枪洋炮,他们决定对毛子发起夜袭,快速接敌,以减少自身的伤亡。 谁知道在快接近成功的时候有人不小心绊了一脚,紧接着洋鬼子的枪声响了。 “义和团!”洋鬼子惊叫起来。 义和团见偷袭不成立刻改为强攻,黑暗中洋鬼子也分不出有多少敌人来袭,只是把密集的子弹射向车窗外,顿时枪声大作。近在咫尺的义和团民众又大片大片的倒在血泊之中。 义和团见势不妙,一声令下,撤了出来,然而,领头的大师兄带大伙合计了半天,觉得如果等到天亮再进攻,只能是徒劳增加伤亡,听刚才洋毛子略带恐慌的叫声,怕是洋毛子也不是钢板一块,人都是人,只要我们增加进攻的次数,灭其锐气和体力,说不定竟能得手。 主意已定,义和团变强攻为袭扰,把人马分成几拨轮番冲锋,看伤亡大时,撤回另换一拨接着袭扰。 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及至天蒙蒙亮,洋毛子人困马乏,弹药也剩余不多,枪声也变得稀稀落落。有好几次义和团的人攻击到车厢前砍得车厢砰砰作响,被洋毛子开枪拼死挡住。 天色渐亮,旷野上又有甘军董福祥的人马奔洋鬼子冲了过来,由于清军也装备有洋枪,被义和团缠斗一夜的洋鬼子渐渐顶不住了,最终狼狈地弃车而逃。义和团看看来了援兵,立刻精神大振,所有的人马开始冲锋,呵!旷野上又是一片壮观的红色卷过大地。人们奔跑着,晃动着手中的兵器,嘴里不由自主地喊着:“杀——” “杀!” “杀!” “杀——” 这一仗,虹生爷爷发现义和团变成了战争的主宰者,而弹尽粮绝的洋鬼子端着枪在虹生爷爷眼里就像端着根烧火棍而已,没有了子弹,他们的武器也可怜的变成了冷兵器。他们在旷野上像吓破了胆的兔子被猎人兜着屁股狂追,义和团的大刀和长矛,鱼叉和杀猪刀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义和团杀声震天,洋毛子屁滚尿流,鬼哭狼嚎,直恨洋爹洋妈少生了几条腿。胜男奶奶追上一个可怜的洋鬼子,那个洋鬼子见无路可走拿洋枪回身朝胜男奶奶浑身乱戳,虹生爷爷大喝一声,三步并作两步飞奔过来,手起刀落,鬼子的洋枪被削成两截,宝刀往回一拉又一个斜劈,毛子脑瓜子掉了半个壳,有一个洋鬼子本来回身救援这个同伴,见状竟吓得大叫一声,把枪扔掉,夹着尾巴一溜烟狂奔而去。虹生爷爷精神大振,自己的宝刀终于在抵抗外敌的斗争中用上了派场,而英勇的义和团用勇气和人海战术弥补了武器的落后,杀得侵略者魂飞魄散,败走天津。 公元一九零零年夏天的这次战斗,最终被载入了史册,尽管虹生爷爷和千千万万个大清子民都做了无名英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义和团。 这次战斗过后,义和团上书告了死对头聂士成一状,使聂军门受到朝廷的严加呵斥。义和团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把聂士成全家捋走。聂士成带兵追击,被混进武卫军的义和团打了黑枪而受伤。从此聂士成心灰意冷只求速死,和洋人开战必身先士卒把自己置身于洋人的炮击下,最终悲壮殉难。英勇善战的武卫军灭亡,悲乎壮乎! 而虹生爷爷和胜男奶奶也再也没有回到四十八村的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回来的人有的说他们死在廊坊,也有的说他们跟随义和团去了天津或者京城,没有归来,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故事还在四十八村的老人们口中像讲故事一样流传,晚祥就是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的。小小的晚祥对父母虽然没有太深的印象,但他在听了他们的故事以后,曾经在幼稚的心里发誓要做父母一样的人。 年幼的晚祥也曾经靠在讲故事的老人身上努力回忆父母的模样,但他越回忆脑子里越一片空白,这种感觉很温暖,亦很难受。 不过老人们说,他长的像母亲胜男。 于是,晚祥回到许家就照镜子,镜子里有张眉目清秀的孩子的小脸,晚祥哭了,哭喊着向娘舅们要妈妈! 大人们叹气说:“也许他们快回来了……” 而最终也没有回来。 解放后的一天,有个许家的老人拿着一本杂志兴冲冲的来找晚祥,说:“我看到你爹娘了!我看到你爹娘了!” 原来杂志上有当年洋鬼子拍摄的反映被慈禧和朝廷出卖被俘的义和团民的照片,照片上一男一女都戴着木枷,男的高高大大,神情木讷,女的从容且略微带些笑容,目光深情地看着男的,好像在说:“看,我愿意和你生死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晚祥呆呆地看了许久,而后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
    四十八村的这片土地上,许安邦,张清,朱三,虹生爷爷,胜男奶奶,他们都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沧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悲壮接一个悲壮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演绎。谁演绎,谁就是传奇! 可恨的是,华莱士教父留下的教堂,还矗立在大清河畔,每天清脆的钟声还在响起……
    (上部完)2007.1.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09:4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何老师
    陈国强/文

    文化先峰
    安邦之才
    万人敬仰
    志在四方
    为民奔走
    人皆赞之
    师长作风
    表里如一
    (文安万志为人师表)


    冬云夏雨
    春华秋实
    胸中有景
    四时皆美
    万志老师
    人中楷模
    铁肩担道
    妙手著章
    一头华发
    两袖清风
    热心公益
    传承文明
    甘为伯乐
    力推新人
    超凡脱俗
    不与世争
    我辈之幸
    民族之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1: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媳妇刘老胜赡养六位老人

    她叫刘老胜,今年47岁,是廊坊市文安县赵各庄镇辛庄管区安祖店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27年来她赡养了夫家6位老人,她用爱诠释着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1991年20岁的刘老胜嫁给了邻家的小伙子毛全胜。毛家曾是一个大家族,近些年来人丁单薄,到了毛全胜这辈他成了唯一的男丁。他有一个叔伯爷爷,他们叫他三爷。他还有一个亲大伯、一个堂叔伯大伯。这3位老人都没有结婚、没有后代。再加上丈夫的爷爷、父亲、母亲,一共6位老人。这一大家人就在一起生活。老胜的娘家与婆家仅一墙之隔,在结婚前,她便知道,自己要赡养夫家的6位老人。婚后没几年,她和丈夫便接过了这个重担。27年间,有4位老人相继因病去世,现在还赡养着一位叫毛学民的远门大伯。
    80岁的毛学民大伯的爷爷与他公公的爷爷是亲哥兄弟,他没有后人。身体一直很瘦弱,腿脚不利索,住在刘老胜家隔壁的一处旧房子里。刘老胜多次想把老人接到一起住,但老人脾气倔,不愿意,她只好每天把做好的饭菜送过去。
    今年正月,毛学民精神不振,一直不愿意下床。刘老胜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老人要是不动一动,身体就越来越差了。于是,她去毛学民家更勤了。在她的劝说下,毛学民终于下床运动了。老人的腿没劲儿,刘老胜就架着他走。没想到20天下来,毛学民又恢复了精气神。
    “学民大伯身体没什么毛病,就是脾气怪。比如说,他不爱洗脸,我把水都端到他面前了,他就是不洗,再劝他,他就把我赶出来,过会儿我再偷着进去,我俩就像打仗似的。”刘老胜笑着说,“要是实在拗不过老人,她就要采取‘强制措施’,自己下手帮老人洗脸。”
    多年来,除了管老人们吃饭,刘老胜和丈夫还要给他们零用钱。毛学民的花销不小,他喜欢赶集市,还爱吸烟、喝酒。刘老胜从不让老人手头缺钱花。
    刘老胜刚结婚时,夫妻俩的负担不重。白天,一家人干完农活后,聚在她公公家吃饭,晚上各自回家睡觉。然而,随着老人们患病、卧床,小两口的压力越来越大。
    20年前,刘老胜的爷爷公毛庆吉得了小脑萎缩,肠胃也不好。拉肚子经常拉到衣服上,但20多岁的刘老胜从不嫌弃。后来79岁的三爷也患上了同样的病。拉完大便后,他顺手把大便往墙上抹。刘老胜只好用各种家伙什儿把墙擦干净。
    令刘老胜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年仅50多岁的婆婆突犯心梗去世。那年,刘老胜36岁,她感觉,家里的天塌了一半。她说:“那天是正月十五,早晨,婆婆正在叠被,突然趴在了被上,再也没有醒来。家里男人多,我就只能跟婆婆说句贴心话,没想到,她说走就走了。”含泪送走了婆婆后,刘老胜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咬牙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2012年的一天,刘老胜刚进家门,就看到大伯公毛满仓坐在院子的地上。老人看到她后赶紧说:“坏了,我给你找事儿了,我的腿可能摔折了。”刘老胜赶紧把老人背进屋。医生诊断后告诉刘老胜,老人摔到了大胯,很严重。由于他80多岁了,骨质疏松,身体虚弱,根本没办法动手术,只能卧床修养。于是,刘老胜就与毛全胜搬到大伯公屋里住,方便夜晚照料。老人患有哮喘,吃一口饭就要吐一口痰,刘老胜右手拿着勺子,左手攥着一把卫生纸,喂一次饭要花近两个小时。她怕饭凉了,就把炉子搬进屋来,一边热着一边喂。即使精心照顾。
    刘老胜有3个哥哥3个姐姐1个妹妹,未出嫁前,刷碗做饭等简单的家务活都用不着她做。结婚前,丈夫向娘家提亲时,找了4个媒人,娘家都没同意。
    “我父母知道这户人家担子重,不想让我受苦。但是,我自己愿意,我看上丈夫这个人了。”从那时起,刘老胜就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家人,就必须得坚强面对。
    自从刘老胜嫁到婆家后,里里外外的活都是她和婆婆忙活。毛家人口最多的时候有11口人,吃一顿饺子要包三大盖帘,喝粥要加6大舀子水。刘老胜每次刷碗就是一大盆,这使她20多岁时就落下了腰病。婆婆去世后,公公和丈夫要在外挣钱,家务活都压在了她身上。
    为缓解丈夫的压力,刘老胜在村里开了个理发店,年底顾客多,她经常忙到凌晨。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她看到屋里堆积着满满一筐的脏衣服。马上要过年了,刘老胜没有办法,必须连夜洗干净。凌晨两点,她终于洗完了。当时,家里没有下水道,她必须用扁担将脏水挑到村西边倒掉。屋外天寒地冻,还有积雪没有融化。刘老胜走到胡同里时,脚下一滑,连人带两大桶脏水就摔在了地上。在冰冷的夜里,她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17年前,刘老胜的父亲去世了,2年后,她的母亲也去世了。她的父亲生前患脑血栓,卧病在床两年多。尽管只隔着一堵墙,她很少有时间去看望父母。母亲生前心疼她,家里有什么困难都不告诉她,身体不舒服时,宁愿把嫁到外村的女儿们叫回来帮忙,也不愿意给她添麻烦。刘老胜的哥哥们也心疼她,毛家的事儿、地里的活儿,能帮则帮。谈到这里,她泣不成声:“这么多年,我一直对父母有愧疚,没有好好在他们身边尽孝,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刘老胜和丈夫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也有了后代。孩子们多了,家里就变得热闹了,毛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这让刘老胜两口子倍感欣慰。
    现在,刘老胜在集市上练摊,毛全胜做批发生意,两个人还种着5亩地,日子越来越好。对于毛学民,她坚决地说,绝不会扔下他不管。
    撰稿  赵雪   何万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0: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媳妇刘老胜赡养六位老人

           她叫刘老胜,今年47岁,是廊坊市文安县赵各庄镇安祖店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27年来她赡养了夫家6位老人,用爱诠释着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1991年20岁的刘老胜嫁给了邻家的小伙子毛全胜。毛家曾是一个大家族,近些年来人丁单薄,到了毛全胜这辈他成了唯一的男丁。他有一个叔伯爷爷,他们叫他三爷。他还有一个亲大伯、一个堂叔伯大伯。这3位老人都没有结婚、没有后代。再加上丈夫的爷爷、父亲、母亲,一共6位老人。这一大家人就在一起生活。刘老胜的娘家与婆家仅一墙之隔,在结婚前,她便知道,自己要赡养夫家的6位老人。婚后没几年,她和丈夫便接过了这个重担。27年间,有4位老人相继因病去世,现在还赡养着一位叫毛学民的远门大伯。
            80岁的毛学民大伯的爷爷与他公公的爷爷是亲兄弟,他没有后人。身体一直很瘦弱,腿脚不利索,住在刘老胜家隔壁的一处旧房子里。刘老胜多次想把老人接到一起住,但老人脾气倔,不愿意,她只好每天把做好的饭菜送过去。
            今年正月,毛学民精神不振,一直不愿意下床。刘老胜心想,这样下去老人要是不动一动,身体就越来越差。于是,她去毛学民家更勤了。在她的劝说下,毛学民终于下床运动了。老人的腿没劲儿,刘老胜就架着他走。没想到20天下来,毛学民渐渐地好了起来。
          多年来,除了管老人们吃饭,刘老胜和丈夫还要给他们零用钱。毛学民的花销不小,他喜欢赶集市,还爱吸烟、喝酒。刘老胜从不让老人手头缺钱花。

           刘老胜刚结婚时,夫妻俩的负担不重。白天,一家人干完农活后,聚在她公公家吃饭,晚上各自回家睡觉。然而,随着老人们患病、卧床,小两口的压力越来越大。
           20年前,刘老胜的爷爷公毛庆吉得了小脑萎缩,肠胃也不好。拉肚子经常拉到衣服上,但20多岁的刘老胜从不嫌弃。衣服脏了就跟着婆婆去村外大水坑去洗。后来79岁的三爷也患上了同样的病。拉完大便后,他顺手把大便往墙上抹。刘老胜只好把墙擦干净。
           令刘老胜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年仅50多岁的婆婆突犯心梗去世。那年,刘老胜36岁,她感觉,家里的天塌了一半。家里男人多,我就只能跟婆婆说句贴心话,没想到婆婆说走就走了。含泪送走了婆婆后,刘老胜没有打退堂鼓,而是咬牙扛起了家里的重担。
           2012年的一天,刘老胜刚进家门,就看到大伯公毛满仓坐在院子的地上。老人看到她后赶紧说:“坏了,我给你找事儿了,我的腿可能摔折了。”刘老胜赶紧把老人背进屋。医生诊断后告诉刘老胜,老人摔到了大胯,很严重。由于他80多岁了,骨质疏松,身体虚弱,根本没办法动手术,只能卧床修养。于是,刘老胜就与毛全胜搬到大伯公屋里住,方便夜晚照料。老人患有哮喘,吃一口饭就要吐一口痰,刘老胜右手拿着勺子,左手攥着一把卫生纸,喂一次饭要花近两个小时。她怕饭凉了,就把炉子搬进屋来,一边热着一边喂。即使精心照顾。

           刘老胜有3个哥哥3个姐姐1个妹妹,未出嫁前,刷碗做饭等简单的家务活都用不着她做。结婚前,丈夫向娘家提亲时,找了4个媒人,娘家都没同意。“我父母知道这户人家担子重,不想让我受苦。但是,我自己愿意,我看上丈夫这个人了。”从那时起,刘老胜就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这家人,就必须得坚强面对。
           自从刘老胜嫁到婆家后,里里外外的活都是她和婆婆忙活。毛家人口最多的时候有11口人,吃一顿饺子要包三大盖帘,喝粥要加6大舀子水。刘老胜每次刷碗就是一大盆,这使她20多岁时就落下了腰病。婆婆去世后,公公和丈夫要在外挣钱,家务活都压在了她身上。
           为缓解丈夫的压力,刘老胜在村里开了个理发店,年底顾客多,她经常忙到凌晨。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她看到屋里堆积着满满一筐的脏衣服。马上要过年了,刘老胜没有办法,必须连夜洗干净。凌晨两点,她终于洗完了。当时,家里没有下水道,她必须用扁担将脏水挑到村西边倒掉。屋外天寒地冻,还有积雪没有融化。刘老胜走到胡同里时,脚下一滑,连人带两大桶脏水就摔在了地上。在冰冷的夜里,她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17年前,刘老胜的父亲去世了,2年后,她的母亲也去世了。她的父亲生前患脑血栓,卧病在床两年多。尽管只隔着一堵墙,她很少有时间去看望父母。母亲生前心疼她,家里有什么困难都不告诉她,身体不舒服时,宁愿把嫁到外村的女儿们叫回来帮忙,也不愿意给她添麻烦。刘老胜的哥哥们也心疼她,毛家的事儿、地里的活儿,能帮则帮。谈到这里,她泣不成声:“这么多年,我一直对父母有愧疚,没有好好在他们身边尽孝,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刘老胜和丈夫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也有了后代。孩子们多了,家里就变得热闹了,毛家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这让刘老胜两口子倍感欣慰。
            现在,刘老胜在集市上练摊,毛全胜做批发生意,两个人还种着5亩地,日子越来越好。对于毛学民,她坚决地说,绝不会扔下他不管。
    通讯员  赵雪   何万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4-25 18: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到妈妈,那是家的感觉
    王志萍/文
           结束了一天的喧嚣与劳累,心灵终于平静下来。躺在床上,很快飞入梦里。梦里登上了妈妈的客船,不用买票乘着风去,来到了久违而又熟悉的庄园。这里雕廊画栋,鲜花落地。花香里满是曾经的味道,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静谧。         
            画面里出现了儿子小时的蹒跚走路,呀呀学语,稚嫩天真的样子,让我大笑不已。儿子眯着小眼睛,指着眼前的鲜花,好奇地问问题,“妈妈,那花~蝴蝶~怎么~回事?”那小眼睛一睁一眯之间逗笑了我自己。我回过头让他去问爸爸,儿子张开尺余的双臂扑进爸爸怀里,爸爸连忙抱起心爱的宝贝,早已乐到了心底。咦?这里的客人既陌生又熟悉,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噢,原来是侄女相亲在梦里。侄女好像老大的不乐意。拉着脸,生着气出来进去。作为长辈的我实在看不下去,告诫她,就是不乐意也要做到最起码的面带笑意,不可以不合礼仪。侄女是妈妈的
    “老闺女”可是妈妈没来这里。这是妈妈的庄园啊!为什么没有看到妈妈的踪迹?我在这里寻寻觅觅,急的醒来……原来是美梦存在心里,睁开眼睛还是生活的继续……

    《燕子来了》
    王志萍/文
    站在宽大明亮的橱窗前重复着每天的工作,偶尔看看外面的行人。一只嘴里衔着小草的燕子斜飞了过来,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还真没注意到这些小家伙的回归。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她是不是从东晋那些大贵族家穿越过来的燕子呢?有可能。
         记得最初对燕子的认识就是在小学的课文里,里面描述着燕子的外表:它穿着乌黑发亮的燕尾服,长着剪刀似的尾巴,以及再次回到北方时农村和小主人秋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那是个温暖又充满希望的故事,当时的我还幻想着认识一下秋生同学,如今人到中年,早已忘却了关于秋生的梦,想到这里突然觉得有点儿小小的伤感。我的视线随着燕子飘到了橱窗上方,原来燕子在卷帘门上安家了,小窝初具雏形。小燕子很聪明,以门把手作依托,放上泥巴和干草之类做了一个半圆,小窝很精致很漂亮,听人说如果搭的小窝很精致,用料很讲究的话,那只燕子就是燕中贵族,或是出身较好,眼前的这只燕子肯定是个千金小姐吧,就连舞姿都是那么的优雅曼妙。看!又有一只燕子飞来了,嘴里也衔着一根细软的小草,两只燕子时而盘旋,时而又呢喃细语,看着亲热的劲头,应该是一对新婚燕尔吧,把草放入窝内后,夫妻俩又双双飞走了。我看得入了神儿,猜想着他俩去了哪里,去干什么,多久才能够回来。想着想着,索性放下手里的活计,坐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鸟巢,等待他俩的归来!


    《村边水坑,我童年的乐园》
    文安县   陈国强/文

      
          我们村子西里有个西大坑。它乘载了我们太多地美好回忆。那年月,雨水大,我们西头的雨水都往坑里排。坑里的水四季不干,野生鱼虾可多啦!坑里水浅的地方种着藕,一到夏天就开满了芳香的粉红的荷花,茂盛的碧绿的荷叶铺满半个池塘。坑边上密密麻麻种着许多苘,苘的皮就是麻,可以做各种绳子,苘杆是好燃料。坑的北面是一排粗大的柳树,有的树干斜伸到坑面的上空,我们就爬上去站在树叉上往水里跳。整个夏天我们就泡在水里,从不厌倦。说来也怪,西坑从来没有淹死过人,它敞开胸怀无私的接纳了来自村子里的污泥浊水,从不惩罚来它怀里玩耍嘻戏的孩子们。极热的天气里,人们就把家畜赶到坑里来洗澡。晚上大人们也来,男的在北面,女的在南边,欢声笑语荡漾在水面上,一直到深夜。记得有那么一天,吃了午饭我就和小伙伴们来洗澡,我们追逐打闹玩地正欢,这时学校的预备铃声响了,学校就在岸东面,伙伴们快速爬上岸,蹬上裤衩子就跑,我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衣服了,光着屁股跑到了教室。老师一进门,班长喊“起立”,我的座位在前排,一站起来就引发了哄堂大笑,老师问:“你怎么不穿衣服呢?”我低着头小声的说:“洗澡丢在坑边上了.”,“还不快去找回来”老师都气乐了。
          
          西坑南边是第四生产队的大场,那时候是我们的乐园。场边上有个巨大地胺水罐(每个队都有,专门储存做为肥料的胺水用的)胺水罐的顶子表面都用水泥包着,我们有时候在阳光最足的晌午头,捉几只蚂蚁放在水泥地上,然后用凹凸镜照,直照到蚂蚁缩成一团悲惨的死去。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坑边上挖了黏性很大的黄胶泥,揉成团,你一块,我一块,做成泥碗,然后高高地举起来重重一摔,“啪”的一声泥碗爆个窿隆,对方就撕一块泥给你,堵上窿隆。有时候会为一块泥巴的大小争的面红耳赤,甚至不欢而散。小孩子打仗不记仇,功夫不大就又跑一堆去了。我们那时候也许最喜欢秋天了。大场里会摆满了芝麻秸攒(就是为了便于风干,若干个捆好的芝麻捆竖起来搭在一起),我们就偷偷的钻到里面去,把小褂一脱,用力一晃,芝麻粒就下雨一样,落满了小褂。我们高兴地跑出老远,蹲在地上吹去干芝麻叶,你一口,我一口用舌头舔着吃,那个香啊!芬芳了整个童年!我们村北有一片果园,一到秋天就结满了各种果子,有苹果,有梨子,还有大红枣。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茂密的篱笆把所有的果树围了起来,却挡不住我们贪嘴的欲望。我们拿一根长长的竹杆,竹杆顶端绑一个圆形的铁环,铁环下面粗针大线的缝一个布兜,朝着又大又好的果子只一拉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直到看园子的大黑狗一叫我们就一哄而散玩命地飞奔!气喘吁吁在某一处汇合兴奋地吃着带贼味的甜梨或酸涩的苹果,是在水果店里永远品尝不到的美味。
            冬天来了,我们不能在洼里找东西吃了。但,我们并不悲观。我们总能找到乐趣,弹玻璃球,摔纸圆宝(用纸叠的),要不然,就捉迷藏,在柴禾垛里钻来钻去直到筋疲力尽。有时候我们就在大场里投老鸹窝,就是把鞋子都脱掉,光着两个脚板跑来跑去,轮流有人把窝,把鞋子搭在一起,其它人站在远处拿着一只鞋子就投过去,把窝投倒了就一哄而上用手拍打那个守窝的人直到他重新搭好窝为止。等下了雪,我们就到洼里土坡上,沟沿上,安置兔子套,总是有倒霉的兔子被套住脖子或者腰部,动弹不了。假如,偶尔,捉住活的,无疑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
        童年的乐趣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倾听花开的声音》

             文/文安县  陈杏梅

           早读课上,书声琅琅,我流连于课桌与课桌之间,倾听着这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环顾教室,整洁而干净。课桌摆放得整整齐齐,地上没有一丁点的尘土纸屑,就连边边角角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每一把笤帚,每一张簸箕都摆放的规规矩矩。看得出那几把墩布也是洗涮过了的。放眼望去,窗不染尘,几盆小小的绿植在微风中抖着精神,早晨的阳光真好,孩子们在晨光和微风中读书,那专注的神情真让人心醉。
            回首上半年,走进这个教室就像步入了地雷阵。桌子歪歪斜斜,笤帚像炸了毛的鸡丢得满地都是,墩布也如同喝了酒的醉汉东倒西歪。角落里的垃圾桶面目全非的倒扣着,周围地上更是脏的惨不忍睹:用过的鼻涕纸,喝完的和没喝完的饮料瓶、吃剩的食物和盛食物的包装袋乱七八糟的堆积在一起,稍一走近,酸的、甜的、咸的、辣的,各种气味,拧拧巴巴的纠结在一起,毫不留情的冲进你的鼻孔,呛得人直打喷嚏。偶尔还会引来些绿头苍蝇,简直恶心透了。
           每次早读课,都要帮他们清理很长时间的垃圾,而这些孩子面对我的忙碌却视而不见,即使打扫到他们的脚边也无动于衷,就那么心安理得的坐着,好像我这个活干的是那么天经地义 。清理完了用不了半天就又面目全非了,那时候除了生气还是生气。我就不明白,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乖宝贝,谁都不会乱丢垃圾,不会踹门,更不会在上厕所的时候把用过的纸扔在篓外。怎么到了学校就是另一种状态了呢,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这种行为上的差异和阴暗的心理?我想除了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更重要的是缺乏集体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感的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没有凝聚力,时间久了,就不仅仅是卫生问题了,恐怕连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接手这个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班长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砸掉垃圾桶。学生们都很诧异,我平静的告诉他们:“如果没有垃圾,垃圾桶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不扔垃圾,同学们能做到吗?“孩子们面面相觑, 几乎没人响应。我问他们:”如果有一间卧室,你就是这个卧室的主人,你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垃圾的屋子里吗?这次大多数学生都摇头表示不愿意。我说,是的,大家都知道生活在一个乱糟糟的屋子里不舒服,而且一个人的居住环境足以反映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卧室脏了我们会很努力的收拾清理,因为那是我们的家,对不对?可教室也是我们的家呀,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每天都在这里生活,为什么不去收拾它呢,我们可都是这间教室的主人哪!这时,我看见许多孩子的眼睛亮了,坐的也直了。他们用热切的目光望着我。我提高声音继续说:“如何才能把我们的教室变得像我们的家一样干净呢?用我们的爱与责任!我们应该像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我们的教室,把维护教室卫生当成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不扔垃圾,坚持住了我们班就是最干净的,那么那个垃圾桶,那些值日生,那些卫生委员就如同虚置了。
            也许是我的话起了作用,孩子们都自觉的清理起了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的垃圾,几个班干部带头清理了教室后面的垃圾堆,还有几个洗涮墩布擦地、擦玻璃,打扫窗台上的灰尘,也就半个小时吧,整个教室焕然一新,我风趣的对他们说:旧貌换新颜啦! 闻闻屋里还有臭味儿吗?孩子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笑哈哈的回复我:没有了!在这样的屋子里上课舒服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舒服!“那么愿意保持下去吗?”愿意!"至此,我知道我已取得了胜利的第一步,当然我的工作并没有就此打住,因为对于一个已经散漫惯了的班级来说约束是必须的。
            首先我让值日生每两节课检查一次卫生情况,发现有扔垃圾的就命令他捡起来,拒不配合的上报给我,由我批评教育。其次,由卫生委员检查当天的值日情况,并作记录,一周之后进行评比打分,对分值低的进行批评与鼓励,分值高的进行表彰并写进班级光荣榜。最重要的是我让学习委员做了一期墙报,主体是弘扬雷锋的主人翁精神,列举雷锋事例并创办了《我是班级小主人八荣八耻》板块,让学生每天诵读并对照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检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不仅班里的卫生情况好了上课有积极性了,就连学校里举办的课余活动也都积极参加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很欣慰,我知道孩子们的积极性被我调动起来了,他们都是听话的,可爱的好孩子,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我想我有能力也有信心和他们一起打造一个灿烂的春天,而我就是那个坐在春天里倾听花开的声音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11-24 08:31 , Processed in 0.0556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