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8-8-2 10:06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柴静对于我的影响是从根底下长出来,骨子里透出来的。 桂平西山旅游文化节,西山镇前进村
矫情,我一直不敢这样写。不过这就是我的内心,冲动了,就写了。 桂平西山旅游文化节,蒙圩镇新德村古城屯
其他90后向来不同,我对演艺明星的关注远远低于对主持人。如果非要抽丝剥茧地找出几个演艺明星,大多数看重个人素养,无关演技。我曾在微博中坦言:钟爱林志炫,除却天籁嗓音,其简朴随缘的生活态度也是我所崇尚的,在浮躁的演艺圈,懂得这种低调的奢华的极少,他和李若彤算是男女艺人的代表。 桂平西山旅游文化节,金田镇三界庙
绕的有点远,还是回到本文的主题---柴姑娘吧。
不可否认,对于主持人这一行业,我是比较偏爱的。柴静算作之一,她就像这水流中温润细腻的一股,生发着自然、真实、立体的源泉和动力。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从2009年,开始关注柴静。正如她自个儿在90年代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对名字的解读,火柴的柴,安静的静。的确,从她的新闻作品中,这种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style还是让我们难以想到,这姑娘内心的小宇宙还真是力量无穷啊。
真正开始谈得上对她作品的兴趣,还是从无意间的一篇博客开始,至后完全沦丧在她的作品中。
《认识的人,了解的事》,这是柴静在一次记者节上的演讲。平铺直叙中娓娓道来,于无声处听惊雷。看似柔弱却非常铿锵的声音里慢慢絮叨着每个时间点上,中华大地所铺叙的故事,平淡中的爆发让我们看到当下中国南北坐标系上的一切善与美,丑与恶。五分钟演讲之后,除了震撼,还有无尽的沉思。
当初听得热血沸腾,索性把最后一段背了下来: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扞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说的真好。她的节目也同样有味。
淡淡的配乐,略显惆欢的语调,理解性地关注和提问,有些莫名其妙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画面中关乎人和这个世界的大小事情,这些就构成了她的节目《看见》。
看她关于《李阳家暴》、《双城的创伤》、《颜艳红,我不认识我自己》,《卢安克系列》、《活着》等等,题材涉猎广泛,我也只挑出了其中我感兴趣那些看,这样在我看之前和之后的交流才会自己碰撞出火花,然后结合柴静的评述和提问,再来总结自己,我相信她说过的那句话,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与周围发生了无穷无尽的化学变化,这世界构成了我自己。
有天我在写日记的时候,突然想到她。我想如果把柴姑娘放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安安静静的,也就是个普通的学生模样,安静地轻柔。也许应了顾城的那首《门前》,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而摄像机前,她的这种安静被点着了,自然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被感染了。
关于《看见》和书
去年年前,听说柴静出书了,我千方百计地买上一本。
这本书叫《看见》,这是她节目的名字。
《看见》的第一期,我无意中看了,第一印象邱启明和柴静在海拔上仿佛有着山顶到山脚的距离,真不搭。不过后来呈现的新闻作品,还是让我顿时肃然起敬。哈哈,这个柔弱的女子,在是是非非面前表现的如此硬朗和斗志昂扬。
在柴采访魏德圣那期,我看了大概五遍。背景是红极一时,耗资7亿台币的《赛德克巴莱》。魏德圣为了这部片子,磨下十二年青春,在不断借钱和停停做做中艰难完成。魏说,愤怒让他产生力量,乘着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赌一把。柴问,你不绝望吗?魏很从容:没事干的时候才会绝望。
这部片子我没有认真的看完,但是里面的话却深深地砸进了脑袋里。20世纪30年代的雾社事件,台湾原住民与日本的战争,这场战争不是为了求活,而是向死。族人对日本的侵略说如果你的文明是要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
片子拍的很好,柴一直是处于配角的角色,魏成了这部片中的巴莱,相比柴静个人魅力而言,我更喜欢她的新闻作品。她永远知道自己的位置,作品中也常常让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个事件、一部作品的背后和那给予人绵绵不断的思考。
当然,不可否认, 她的作品也非常好的部分,perfect的一面。也有甚至可以用terrible形容的地方。但这些都构成了如今的柴静,独一无二。我曾在微博中说,我们无意去要求一个受到言情小说和港台音乐荼毒的文艺小家子,一个喜欢华丽水袖功夫的人去完成看似不解风情的硬新闻,做不到。至少需要时间的齿轮轧过才行。不过,正是这样一种带有文艺范的风格,让我们突然觉得耳目一新,自然流露的人情味在生活中已经不得,因此荧幕上我们更加渴求。
前段时间,《看见》这本书卖得很火,销量突破100万。
之后,关于柴静的疯言疯语也开始以燎原之势传开。
我在日记和微博中写下了以下这段话:关注新闻中的人是否就意味着没有让大众进入更深地探索和思考,而关注背后是否就能说明这个新闻点的普世价值?未必。做新闻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反过来,社会和专家的提醒也是适时和必须的,至少让我们看清楚我们离规范还有多远。不过关注新闻中的人,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而非大众,这句有失偏颇,兼济天下者实则难以独善其身的。
这个社会给予自己太多的宽容,对别人没有一丝容忍。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看见》中看见自己。
由于时间关系,火急火燎的写了点随想。本来给导师做项目的,时间有放在了这些上面。不过也好,停下来清静一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