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3385|回复: 7

[原创] 让全国文学走向文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 09:13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2-6-12 11: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全国文学走向文安
    感谢文安的某一刊物选用了我的一篇《村边有棵嘟榴树》,出于好心,编辑大人将嘟(dǔ)榴树改为了杜梨,即使用杜梨也得是杜梨儿,这种果子太小了。这种树生长期特别长,据村里上点岁数的人说这棵树至少有几百岁了,但是才长一人多高,树冠也不大。结得果子一般是一嘟鲁一嘟鲁(串)的,每嘟鲁果子大概五六个。一般都在大洼里地边子,纯野生,绝对没人种那树,长得又慢,果子又吃不得。除非人们爬洼或搂柴火,渴极了,才摘一两杖吃,酸得倒牙不说,那个涩呀,舌头半天也卷不回去。外形不象梨,象红果,但绝对比红果小得多,象珍珠,比野茄子大不了多少,熟了大概是黑色。我们村现在还有一棵,杜梨儿可能是学名,但我还是主张按当地叫法用字音记录下来,可能会给人们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扑面就是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文安洼味儿特浓,光看题目就能勾起人们好多回忆。
    现在人们担心,使用方言俚语会给外地读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不知道你写得是什么东西,但即使你用杜梨,别说外地的了,就是咱土生土长的文安人四十岁以下的还有多少人了解杜梨是啥物,看到杜梨这个题目还有多少人能勾起酸楚的、苦涩的回忆?这篇文章连文安县都走不出去,怎么可能走向全国?就是我们村的人还得是我们这一伐儿的,读到这篇文章能读懂了,我就满足了。我们文安的方言为什么要走向全国呢,为什么全国的文学就不能放下身段,走向文安的方言呢?北京做到了,东北做到了,而且有些方言迅速走红全国成为流行语,全国的文学拼了命地走向北京、东北,以引用北京、东北方言为荣,文安人为什么就不敢想想如何让全国文学走向文安呢?
    做为一个土长土长的、以玩文字为乐的文安人,我想了,我做了,我的好多文章通篇都是文安县五六十年代在每个沟边、地头儿、公路边每个人都能见到的景物,并且使用当地的方言称呼它们,拒绝使用专家们给它起的官方名称。不是我懒,现在百度这么方便,上网查一查,查到它的官方名称不是多么难办的事。一个人一个活法,一种文章一种写法吧,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赞扬还是谩骂,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套用圣人的话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套用西方人的话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套用文安人的话就是我就这么着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7-9 20:03
  • 签到天数: 11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6-12 11: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1 13:03
  • 签到天数: 500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6-12 11: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稀罕,只要是土生土长的文安人,80后都有人知道嘟榴树(我印相中的树是长在坟地里)。只不过不同乡镇大概有不同的叫法吧。文安方言要是细分的话,苏桥,界围,兴隆宫,德归,口语都不同。我一同事是永清的,她们那就叫杜梨儿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前天 14:56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2-6-12 1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嘟榴树,印象里是头一次听说这个。。  街上有卖这种果实的吗?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 09:13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角遇见爱 发表于 2012-6-12 11:54
    这不稀罕,只要是土生土长的文安人,80后都有人知道嘟榴树(我印相中的树是长在坟地里)。只不过不同乡镇大 ...

    是嘛,小时这种树比较多,但是现在大多数都伐了,要不是什么好东西没有人留心过它。我之所以用到它,关键是取它的酸涩之意。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 09:13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播报员 发表于 2012-6-12 12:00
    嘟榴树,印象里是头一次听说这个。。  街上有卖这种果实的吗?

    有卖的你也不买,要不我哪次回老家给你捎回来几个尝尝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7-26 23: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7-9 15: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包括文安人)都知道杜梨是什么,不知道什么嘟噜树。何必呢。
    叫全国文安化,靠的是和全国先合流,不是排斥。
    蚂蚁援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 09:13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8: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霞孤鹜 发表于 2012-7-9 15:05
    中国人(包括文安人)都知道杜梨是什么,不知道什么嘟噜树。何必呢。
    叫全国文安化,靠的是和全国先合流, ...

    楼主很有见地,值得考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5-2-23 06:13 , Processed in 0.0778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