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7344|回复: 6

猜猜这是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27 10: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猜猜这是谁。
    出身贫寒,胸怀大志,
    汉初宰相,国之栋梁。
    陈国献策擒韩信,
    荣阳用计救汉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7-9 20:03
  • 签到天数: 114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27 10: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   呵呵  查不到哦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1 21:35
  • 签到天数: 80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1-27 1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萧何呀,他和刘邦都是沛县人,开始他就看出刘邦不是凡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27 10:12
  • 签到天数: 51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27 1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5: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戴上红领巾 发表于 2013-1-27 10:52
    是不是萧何呀,他和刘邦都是沛县人,开始他就看出刘邦不是凡人。

    萧何是首位功臣。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1-28 13: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1-27 17: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萧何,说韩信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1: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平
    近日突然看到史记有这么一段话:  
      “时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感慨之余,想起了中国历朝历代,大臣和皇帝可以善始善终而可以“以荣名终”的大臣才有几个呀。想到韩信这么大的功臣最后还要喊:“兔死狗烹”这样凄凉的话,不由得对这个一点也不起眼的陈丞相多了几分敬畏。  
      当我们来慢慢拨开陈丞相的历史迷雾中,首先让我对他有一个非常宏观的印象,就是鲜明的“黄帝、老子之术”,处世阴柔而不现,退而求其次,做事的层次感分明,条理化,思路清晰,思想体系明显。  
      陈平好读书,在没有佛教的大规模进入的前提下,黄帝、老子的学说可以说体现了中国当时哲学的非常先进的地方,一直到汉武之前,黄帝、老子学说一直为皇帝奉为统治哲学,其中平衡,无为之术是其统治的核心,利用种种利益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达到为我所用,为我而用的统治目的。  
      而从陈平的早年看,娶了一个有钱人的女儿是决定他未来的一件大事,联想到三国时为什么诸葛亮可以对天下大势那么了解,其中决定的一点,应该是他也娶了一个可以拓展他的事业局面的老婆,让他进入荆洲高层的分析圈,所以可以对天下有非常宏观的认识。可是光娶有钱老婆如果没有学问,依然是糊涂蛋一个,可是偏偏陈平却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可是光有学问,而且有背景的人一定可以成功吗?答案当然是否了。因为看了很多书,却难以从中提炼出精华的人,他们只不过是书的工具,而从书中读出层次,读出成功的奥秘的人,再配合良好的背景,和变化的时代,他就是我们眼前的陈丞相。其实读书读出感觉,从一点小事就可以看出:“据里中社,陈平由此社宰,遂相高祖也。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丞相说,如果他可以主宰天下,一定可以如同他分肉一样,均匀而少误,从后来的记载可以看出:  
      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可见其对处理问题的层次感,对统治的手段可以说非常了解了。强大的帝国就是要分层次管理,利用层次构筑体系结构,利用体系连接帝国的所有部分,利用层次和体系来自上而下联系帝国的骨干和肌体,让皇帝可以无为而治理国家,丞相可以利用监督的机制来约束属下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考核和分配。这样就形成如同资治通鉴开篇所说的:“帝国所有能干的人才利用层次和体系的力量团聚在皇帝和宰相的周围,形成树干和树枝的关系,所有的人都围绕着皇帝服务,这样就是中央集权的体系形成。”而皇帝就是平衡朝廷中各股力量的均衡,保持帝国上层的稳定,以达到内安其国,外掠其地的政治企图,当内部安定,于是就可以可是对外进行战争,从文景两朝可以看出皇帝坚持无为而治的统治方法,导致了武帝有足够的财力和军力对外进行战争和掠夺。  
      所以陈平从小就具备了治理天下的能力,并清楚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但摆在他目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他跟谁才能完成他的抱负那?  
      正所谓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虽然有了完整的政治理想,和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背景,但他依然缺少重要的一点,就是经验。在寻找经验的路程中避免不了失败与艰难,但可以在黑暗中寻找一条明路,这就是高人和一般人的根本区别所在了。因为他具备对事物良好的分析和决断能力,以致他可以适应一段环境后发现问题的所在,并明智的选择正确的道路,他和韩信都同时选择当时的最强者—项羽,但却一起抛弃了。但因为陈平的修养和知识超过了韩信,导致了后来韩信的悲剧,而他却得了善终。
      当他选择了明主后,马上可以分析出楚汉的区别,但他和同时代另一个天才韩信比,他因为接受了黄老之术,清楚关于战略问题应该以秘密的形式而提出,因为“君不守其密而亡其国,而臣不守其密,而亡其身”。历史就证明这个道理是非常正确的。韩信就是太张扬了,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判断正确,所以最后亡其身。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後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祕,世莫能闻也。”可以说他非常受高祖的信任和他的秘而不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有人在旁边献谗言,但皇帝依然可以非常信任他,并把万金交给他并不过问。
      利用财富和权利,陈平可以说如鱼得水,他不愧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谋略家,他一眼就看出项羽的最大弱点就是---他的亚父范增,如果没有他,项羽就是一个简单的战争机器,而加了范增,就如同给这个战争机器加了一个指南,让他知道战争的方向。而如果摧毁了这个指南,那这个战争机器就象无头的苍蝇一样旋转,最后失败。  
      他在战争最关键的时刻,一举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并导致了范的死亡,为最后战胜项羽奠定了基础。  
      而攘外必先安内,当韩信和高祖,项羽呈鼎足的形势的时候,陈平关键的一脚踩在高祖的脚上,让高祖彻底头脑清醒了,但也种下了韩信悲剧的种子。也正是这一脚,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江山。
      而后,杀韩信,平内乱,陈平皆出了奇谋,而最关键的就是救高祖于白登山,当四十万军队被围在这个山西的小山上的时候,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得到解脱。真是“则言其事祕,世莫得而闻也。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隐不传焉。”仔细想想这个事也流传不得,因为毕竟是皇帝被围,面子上过不去。  
      但汉家江山打下,朝廷内部因为吕氏的兴起而不安定,陈平看出其实吕氏家族只有吕太后才是问题的根节,如果吕太后崩,那他们这个脆弱的集团马上就面临崩溃,所以他选择了阴柔的曲线之路,暗地安排反吕的力量,以韬晦的方法来显示自己没有反抗的余地,而在吕太后死后,马上以迅猛的方式快速解决了朝廷内部的问题。
      可是虽然他立了大功,但他隐藏在太尉勃后面,并不显露自己的,阴柔不发,隐而不现。直到最后,他实在因为隐不住了,於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成为了开启平景之治理的一代贤相。  
        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集内政,权谋,奇计,平乱,安邦于一身,从战略上,在关键时刻去处了最关键的敌人—范增,可以说奠定了胜利的根本。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关键力度。从内政上,层次感清晰,统治思路明确,平衡之术运用得当,在统治实施前去处了阻碍统治的力量---去处了几个大功臣,因为如果他们在朝廷内部高层的统治一定不会稳定,而参与去处的正是陈平的奇计。而当吕氏引发高层的变乱的时候,他清醒的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就是—吕后的生死。所以静待其机,一举消灭。  
        但是,他最成功的就是成功的保全了自己,这就是因为他深深的体会了黄老之术的精髓,就是隐而不现,秘而不宣,藏而不露,但他深知天命,最后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而看史记,给予“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这么高评价的人的确是寥寥很少。而后人的确也对其了解很少,可见其谋略之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11-16 15:04 , Processed in 0.0460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