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29 07:52 |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美国科学院当地时间4月30日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4月25日,施一公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而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选中科院院士。 与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同时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有:千人计划学者、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邓兴旺和陈雪梅、Yang Wei等三名华裔美籍科学家。
美国科学院当地时间4月30日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4月25日,施一公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而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选中科院院士。图为施一公教授。(网络图片)
2011年12月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一事,当时备受各界关注。当时有媒体报导称,施一公落选因“国籍”问题。中国科学院则回应称,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与“国籍”无关。 饶毅为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鸣不平 2011年12月9日,中国大陆新增院士名单出炉后数小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撰写了一篇4,000余字的博文,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等人的落选鸣不平,他表示中国大陆院士评选出现“逆淘汰”,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当今的“斥才”、“惧才”、“拒才”文化陋习。 饶毅博文说,2011年中国院士增选,六位曾任国外正教授的候选人中,五位全时回国的皆落选、一位尚未全时回国的当选;而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三位正教授全军覆灭。 博文中以落选院士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为例说,此次院士选举“论文数量和质量远不如他的人,并无论文以外的贡献,却当选院士。”“施一公回国后发表的重要论文,多于此次全部同期当选院士加起来的总和......此次生物医学部当选者们......他们的主要论文全部加起来,可能还不如施一公一个人在国内这几年的工作。” 谈及施一公等人的落选,饶毅认为,当前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仅不是学术水平、也不是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饶毅在博文中表示,在科学记录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出现逆淘汰令人费解。他质问道,是有些人缺乏判断力、还是折射中国某些文化陋习?有没有某些人不许他人高于自己的“惧才”文化、有没有因为不看才能而重拜把子叩山头的寨主“拒才”习俗? 饶毅表示,排斥优秀是“惧才、拒才”的本质,这并非只是针对近期回国的科学家,而是很多行业的问题。 2011年8月17日,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当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表示,他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