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网》(站)总编辑:翟树杰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持人、制片人
翟树杰简介:
1976年12月走进军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电影队,历任战士、电影放映队长、新闻干事等职。
1983年调入总参谋部政治部宣传部,任中央电视台驻总参军事记者站记者、记者站站长。
1995年转业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工作情况:
几年间完成了数百个焦点访谈节目的主持、编辑工作,多次参加重大活动的报道。主要有:
1997年7月参加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型电视直播,负责驻港部队防务事务交接现场直播主持;
1997年8月参加党的"十五大"专题报道;
1997年11月参加三峡大江截流电视直播,现场主持龙口截流报道;
1998年7月-9月参加湖北荆州军民抗洪救灾报道,战斗在抗洪第一线的最险处,获得中宣部、中直机关、广电总局表彰并获"抗洪先进个人"称号;
1998年11月到1999年间参加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特别节目和焦点访谈5周年特别节目的制作,担任总编导工作,受到有关领导同志和观众的好评;
1999年12月参加澳门回归报道,负责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军营和进驻的现场直播主持。
2001年2月担任焦点访谈制片人工作,负责组建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报道组,承担重大题材事件、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2001年至今,先后组织、策划、参与和实施了石家庄特大爆炸案告破、台湾华航空难报道、广西南丹及山西繁恃特大矿难追踪、关注商品房系列和申奥成功、国庆中秋等喜庆节日等题材的制作。
获奖情况:
在多年军事记者工作其间发表了大量的电视专题、新闻和文字及图片作品。
1993年任总编导完成建军65周年八集特别节目《我是一个兵》。
编辑制作的《小站的故事》等4个专题节目获全国军事节目评比一等奖。
1992年《大学生搬家队》获中央电视台cctv杯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1993年《3:30分起爆》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蓝盔》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79年-1995年在部队荣立三等功一次,受嘉奖多次。
1997年至2001年数次获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先进个人称号。
人生格言:干什么就要做好什么
《焦点访谈》简介
《焦点访谈》的十年中,她迅速成长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焦点访谈节目开播以来,受到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每天有上千名观众给这个栏目打电话、写信、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收视意见,提供大量的报道线索。
作为一个电视栏目,《焦点访谈》曾得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辞和赠言:
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辞为: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祖国同在 与人民同行 与世界同步 与时代同进。
他们称,《焦点访谈》所进行的舆论监督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
在节目管理和制作上,《焦点访谈》采用制片人制。制片人是栏目的管理者和节目创作的组织者与把关人,也是节目的第一责任人,对节目的全程制作、经费使用、人员调配具有决定权。
在节目形态上,《焦点访谈》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几年来,《焦点访谈》推出的一批较为观众认可的记者和主持人,因其来自采编第一线、具有较高的新闻工作素质和理论素养确立了自己在电视新闻传播流程中的位置。
《焦点访谈》目前有从业人员80人,由制片人、主持人、记者、策划和制作人员组成,分为中心组(负责节目的策划和协调)、记者一组、记者二组、机动组,每日一期地从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
《焦点访谈》在这些年的新闻评奖中屡获殊荣,其中,《“罚”要依法》、《巨额粮款化为水》、《难圆绿色梦》、《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粮食满仓”的真相》、《吉烟现象》、《铲苗种烟违法伤农》、《河道建起商品楼》等节目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并获得每年度中国新闻奖评论类大奖。《焦点访谈》曾两次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栏目”,连续两届获中国新闻名栏目奖,1994年—2003年连续9年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