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1817|回复: 4

日本重要性下降,中国人对日态度变淡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3-3 00:41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8-16 15: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采用右翼教科书,扬言为占领钓鱼岛不惜一切代价……”国内一家国际问题论坛上,一位中国网友针对日本近期刺激中国的言行,发帖“声讨”日本,然而,回帖数量并不多,其中一个回帖懒懒地写道:“都震成那样,还在折腾邻居啊?”网友的话虽然略有偏颇,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众对待日本挑衅的态度变化——无论是教科书还是领土争端,昔日动辄“抵制日货”的极端言论已经难觅踪迹,人们对待中日关系的一些波折表现更加淡定。

      近日公布的一项有关中日民意的舆论调查也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关注度逐年下降,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国际影响力也大不如从前了。对此,日本问题专家向《世界新闻报》指出,这是中日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中国民众的世界观日趋成熟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在中国飞速发展而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今天,日本在中国整体战略中的地位确实正在快速下降。
      
      中国民众看淡日本
      
      8月11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非盈利组织“言论NPO”共同实施的第七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调查显示:中日双方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呈现一定程度波动;在中日关系是否重要问题上,中方认可此观点的人数与前两年相比逐年下降。
      
      回顾2009年的调查,中方93.9%的学生和90.2%的居民、日方97.6%的知识分子和82.1%的居民认为中日关系“重要”或“比较重要”。在2010年的调查中,中方90.4%的学生和92.5%的公众、日方97.8%的知识分子和81.5%的居民认为中日关系“重要”。到了2011年,中方认可中日关系“重要”的人数降幅明显,其中学生教师占88.6%,公众占83.1%;日方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知识分子为98.0%,公众为77.6%。
      
      在调查的另一个题目“领导世界政治的国家或地区”中,中国被调查者的眼中也没有日本。中国学生、教师和居民把票多数投给了美国和中国,日本在9个选项中排在倒数第二。
      
      受钓鱼岛撞船事件和福岛核危机的影响,中国公众对日好感度为28.6%,与去年相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对于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因,中国公众归咎于“领土问题”和“中日民间缺乏相互信任”。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中日关系舆论调查”在中日两国同步进行。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5个城市的1540名普通民众,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五所高校的1000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了中方调查。日方共有1000名居民和500名知识分子参加调查。此项调查从2005年开始,作为北京—东京论坛活动的一部分,是目前两国之间唯一同步进行的舆论调查。
      
      网民不再轻易激愤
      
      与调查结果相对应的是,中国民众对日本损害两国关系的行为所做出的反应日趋平静和理智。
      
      2005年春天,国内多个城市爆发针对日本的抗议游行,许多人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当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对扶桑出版社编纂的《新历史教科书》进行审定,尽管要求扶桑社对120余处进行修改,但最终给予该书“审定合格”的决定。此事激起中国民众的普遍愤怒,北京、上海、西安……十几个城市共数十万人上街,日本大使馆也受到示威人群的冲击,安保人员如临大敌。
      
      而就在一个多星期前,对于日本横滨市宣布将在中学全面采用右翼团体编撰的教科书一事,中国民众的情绪与当年相比冷静了许多。除了各大论坛上网友们竞相转发针对此事的媒体报道外,民间并未掀起太大波澜。事实上,近两年,除了“3·11大地震”和“钓鱼岛撞船事件”这样的大事,有关日本的新闻已经很少在中国的网络上引起特别的关注。
      
      今年3月,日本政府准备大幅削减对华援助的消息传出,在“两会”上成为外国记者屡屡提及的“热点”。然而,此事不仅中国官方淡然相对,国内媒体和网友也都没有给予过多解读,使那些刻意炒作中日“新冲撞”的国际媒体“扑了个空”。
      
      即使是中日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也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受到国内“愤青”们的热捧。上个月,有媒体记者在天涯论坛发现一条“祝贺世界500强上榜数中国超日本”的帖子,居然无人回复,点击量只有区区12次。
      
      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对日本的超越,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中国内地从民间到官方均保持低调。相对西方媒体所谓“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的说法,中国媒体则更多引述温家宝总理的话说,“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就会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准”。反倒是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不是高呼“警惕中国把日本买走”,就是声称“中国的GDP只是一种假象”。
      
      日对华经济影响力萎缩
      
      对于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对日本态度的微妙变化,专家们认为实属正常,因为中日的实力对比已经悄然改变,日本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对《世界新闻报》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中日贸易的盛况:那时,中国无论是引进外国技术还是资金,日本都是绝对的主要对象;例如,日资家电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家电军团,目前国内许多家电企业的生产线就是那时从日本引进的。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中日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在1985年高达30.4%,之后一路下滑,2001年为17%,2008年降到10.4%,2010年占中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进一步降为10.02%。
      
      周永生说:“日本在中国发展中的分量下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日本无论有什么逆流,中国民众的反应都会比以前弱。同时,日本日趋衰落的发展状态,也是让中国人对其关注趋于弱化的一个因素。”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失去的20年”,加上政局波动,在国际上的声音和分量也越来越小。在此期间,中国却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伯江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中日贸易其实一直都在增长,但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更快,局部的增长赶不上总体,其重要性自然就不那么突出了。同样,中国的发展战略总的盘子越来越大,日本即便保持原状,所占比重也会下降,更何况它还有所萎缩。”
      
      中国人逐步卸下心理包袱
      
      在中日力量对比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快速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心态,对待历史、国际形势的看法也在不断进步。
      
      杨伯江表示,历史证明,中国越是在富强安定的时候,对外越是包容、开放。“过去,国门乍开,中国人突然发现落后别人一大截,又有百年屈辱历史,心理比较敏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国家意识也在转变,对国际问题、中日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全面和成熟。”
      
      杨伯江指出,过去的二三十年是国际形势、国际关系深刻变化的一段时期,中国民众的意识也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成长,包括对后冷战时代大国关系的相互依存、利益共享等方面的认识较以前有空前的深化。他认为,中国民众现在已经逐渐理解了中国与日本在金融、贸易等方面是重要伙伴,却在一些政治、历史问题上“水火不容”的矛盾关系,更想通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仍然没有卸下包袱,我们没必要因为对方的错误而惩罚自己”。(《世界新闻报》2011年8月16日第1版[提前出版] 《世界新闻报》记者/李静)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2-11-20 16:50
  • 签到天数: 22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8-16 15: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受灾人员数  直接影响到全球男性同胞的YJ平均长度  OH YEAH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9-5 14:58
  • 签到天数: 188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8-16 16: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9 15:25
  • 签到天数: 18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8-16 21: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23 21:04
  • 签到天数: 30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8-17 08: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11-27 20:58 , Processed in 0.0480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