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平常 看了《胡长青传》,我最触动的就是胡长青的临终遗言:多想回到老家的土炕上睡上一觉,弄二分小菜园子,种上几棵大白菜,冬天的时候一熬,放几块豆腐、一缕干粉,连汤带水,暖暖和和的,然后搬个小板凳儿,在老阳儿底下两眼一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什么事也不干。 人们“风”了一辈子,风风光光,风风火火,疯疯疯癫,追求了一辈子才明白,什么才最值得追求,什么才能够追求,那就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做一个平常的人,吃平常的饭,说平常的话,写平常的文,做平常的事。 做伟人难,对于一些人而言,做一个平常的人更难。在家里守着老娘,喝两碗疙瘩汤或山药粥,对于那些还没有遗忘平常梦的人而言真是一件很难的事。 最近和我一个发小在一起,那哥们近几年发了: “哥们,县城的饭店你随便,想吃什么你随便点!” “俺凑想吃饼子夹盐粒饼子夹红糖,你请得起吗?还是我请你吧。” 媳妇贴了一锅饼子,用刀一切,大口大口地吃,那哥们仔细地咂摸了好几遍: “你别说,让我猜猜这是什么棒子面的,是糯玉米面的,不象!是水果玉米面的,你小子在哪套了来的,怎么这么好吃?” “这是我和我妈背着筐头在咱们村下坡的玉米地里拾来的,是的的倒倒的丰各庄的棒子面,这些年老你在外面吃饭,忘了咱丰各庄的面是什么味了吧?” 两个唏嘘良久,小时候扛着个大饼子在街头,一咬都带凌渣儿,夹上盐粒,抹上点香油,那就是零食。谁家的孩子扛着个饼子,夹上红糖,那绝对是这个村里的财主。盐粒族屁颠屁颠地跟在人家红糖族后面,就是为了能吃上人家一口饼子夹红糖。那时候的红糖也不跟现在的红糖一样,不是甘蔗红糖,好象是本地产的一种甜菜疙瘩熬的,说是红糖还不知道掺了多少面了。 一个平常的饼子,一段平常的回忆,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品味平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