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有感 前两天晚上去遛晚,到了赵村,正赶上有一家死人的唱大戏,戏台上演员手眼身法步,一丝不乱,有板有眼,唱功更是了得,用响遏行云来形容毫不夸张,河北梆子真能表现燕赵儿女的慷慨悲歌,台下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观众,戴着眼镜,晃着脑袋,打着拍子,如痴如醉地听着,仿佛在咀嚼着自己的那段难忘岁月。 大年一过,天气奇寒,人们搬着小马扎到十里地以外的村子里去听大戏。我第一次听戏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大概十二三的样子,到三、四里地以外的马庄,偛着麦子地,抄近路,一天两来回,天上还漂着小雪,戏台下人山人海。我记得我听得第一出戏是《辕门斩子》,演员们唱得什么我记不住了,我就记住了演穆桂英的那个小演员,个子不高,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吧,那个漂亮呀,我长那么大第一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孩儿,。打那以后,我每次做起和女人有关的梦,总会有那个女孩儿的影子。 三十年过去了,戏台上十几个演员,戏台下只有一个观众,但是演员们还是那样一丝不苟,完全沉浸在剧情中,没有因为没有观众而有丝毫的懈怠。 说起来我有些惭愧,我会干什么,不就会在键盘上拨拉几个字吗,那叫哪门子艺术,我还常常会因为没有人看没有人理解而大发牢骚,其实艺术的精髓在于投入,自娱自乐,至于别人能不能欣赏,能不能有所收获,那哪是咱们管得了的,反成我是乐了,我肯定是有收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