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知名度不如选择知民度 现在一些人热衷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你看吧,大道修多宽,大楼盖多高,广场修多阔气,今天扒了修这儿,明天修了扒那儿,出发点是好的,无非是提高我县的城市品味,提高我县的知名度。 小人斗胆建议,与其在知名度上大动干戈,不如在知民度上动动脑子。 要提高知民度首先要有一个知民肚儿,其一你的肚子里得装着民,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什么诉求,有什么及需解决的问题,你肚内得有数;其二要有一定的肚量,民来自各个行业各个阶层,说话的方式有对有错,说得话有中听的有不中听的,有对的有错的,有对的里头藏着错的,有错的形式下掩盖着对的,你得能够剥离出话里藏的问题。 第二要提高知民的广度、深度、速度。广度,民不仅包括那些纳税大户,还包括种地,蹬三轮,捡破烂的;深度,不仅要找可以证明政绩的东西,还要找各个角落存在的问题,多从自身工作上找差距;速度,民把问题传到你这儿的速度,你解决民反映问题的速度,这取决于现有的各个渠道是否畅通,决策者还要开通属于自己的渠道,比如网络、手机、短信等,这些渠道的开通可能短时期内会对你的工作甚至生活造成干扰,但是它能让你快速地接近群众,更快地、更准确地接触事情的真相。 文安县有一位老县长,在文安人民中多少代人都被提起,他就是李泽民。其实文安县人民跟着李泽民享了福啦?没少挨饿,没少受大累,就是因为他以自己的方式向上边传达了文安人民的想法,让上边了解了被淹的文安人民的真实感受,最大限度地争取了上边的援助。他的知名度不高,但是一位普通的县长,五十多年来文安县的县长不知道换了多少荐儿,但是五十多年后还被村里的普通老百姓提起来,不容易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