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公婆都很健康,这些年来还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所以对清明节始终没什么特殊印象。最初感觉来自小时候学的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从那时起,清明在的印象中就是细雨纷纷的凄凉,是对已故亲人遥寄哀思的悲伤。是对死者已矣的情怀,更是对生离死别的无奈。结婚后,因为老公的叔伯都在天津,每年清明都要回来祭扫,所以,每年的清明成了我家大团圆的日子。于是,清明节给我的印象就是早早准备做饭做菜,煎炒烹炸,期间叔伯们就会风尘仆仆得到来了。然后男人们上坟,女人们忙活饭。正好他们回来饭菜也上桌了,接着就是热火朝天的觥筹交错,闲叙家常,一派热闹景象。 近日来,心情总是不好,总有种说不出的愁绪挥之不去。时近清明,更添悲凉。体味人世的喧嚣,顾盼岁月的流转。听鸟鸣风啼,望斗转星移,不禁意凄凄泪涔涔。我不知道人死后还会不会有灵魂存在,不知道是不是有来生前世。假如人死后真的如灯般灰飞烟灭,倾尽一生的爱恨情仇,都如风而逝,了无牵挂,无怨无尤的空白,死亡的残酷让我无比恐惧。 有人说:“人生是一道命题作文。”从呱呱坠地开始,每个人都在极尽完美的谱写自己的答卷,可惜的是谁也看不到分数。人生是一张无返程的车票,旅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顺流而下,也有激流险滩。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又灿若夏花,除了后人评说,最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的良心吧!珍惜亲人朋友,珍惜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生命,珍惜我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活着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