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连杀10人惊天大案的嫌犯周宇新归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什么能对骨肉相连的儿子和父亲也下如此狠手,周宇新却始终保持沉默,不愿解释。
《法制日报》记者4月23日从有关部门获得独家信息,周宇新已经交代亲手杀掉儿子和父亲的原因——担心儿子和父亲无人抚养和赡养。
内心纠结 一夜抽了4包烟
此前,媒体报道周宇新的杀人动机大都认为“嫌岳父小气疑妻子出轨”。 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周宇新的杀人动机逐渐清晰。总的来说是因为外债过多及家庭矛盾的影响,使得周宇新对生活失去信心,并最终导致了极端行为。
《法制日报》记者最新了解到,具体到每一个被害对象,对于周宇新来讲,其积怨形成原因、产生杀机原因亦有所不同,而正是若干个积怨导致周宇新制造了连杀10人的惊天大案。
记者此前调查了解到,周宇新的姥姥和母亲均患有精神病,在他四五岁时母亲因精神病复发离家出走,至今未归。他是被父亲带大的。原本对杀害儿子和父亲保持沉默的周宇新终于开口了,称其是担心儿子和父亲没有人抚养和赡养,更不希望自己的童年经历在儿子身上重演。至于杀害负责浴池收银的服务员,周宇新交代,基本上是出于“恨乌及屋”的心理,因为收银员是妻子闫冰的外甥女。 周宇新还交代,杀害洗车工是因为怀疑其中一名洗车工与妻子有染;杀害房东是因其催要房租继而产生忌恨。在这个过程中,隔壁五金店老板的父亲闻声进店查看情况,又被周宇新杀死。
据了解,周宇新在作案现场共抽了4包香烟,从这一方面足见其内心纠结、情绪处于极度焦虑之中。记者还向警方了解到,作案后的周宇新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表现为他将手机、身份证、车牌照全部扔掉。但是,慌忙乘车逃跑的周宇新居然没有注意车辆自身的记号,直到被警方抓获时,面包车上还有“宇新电器修理”的字样。
另悉,警方抓获周宇新时,他身上只有100多元。归案后的周宇新交代,到营口市鲅鱼圈后,他曾到一个工地上想伺机作案抢点钱后再度逃命,并最终实现杀害岳父的目的。
多重人格 童年经历留下阴影 在周宇新对杀害儿子和父亲的原因作出交代后,《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心理学专家。辽宁省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认为:“不幸的童年经历,让周宇新形成了多重人格:一种是长期压抑的仇恨,不断地放大现实的仇恨;一种是患难亲情,将亲人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只感受到情感,而忽略对生命的尊重。”
张思宁分析道,杀人总是与某些具体事件相联系。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周宇新的杀人动机与童年经历有关。周宇新4岁的母亲出走,与父亲相依为命。他非常不愿意让儿子也和自己一样,这折射出他依然活在童年痛苦的阴影之中;他在杀人后知道自己会受到法律惩处,而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经历,使得他产生了“爱他就带他走吧”的心理,由此,杀害儿子和父亲的想法便自然产生。 对于周宇新为何要杀掉无辜的另外两名洗车工这个问题,张思宁认为,周宇新已经扭曲的性格,使得对见证他耻辱(包括生意上的失败和妻子出轨)的旁观者也产生了仇恨。
据村民介绍,周宇新自小性格内向,平时爱看李嘉诚、比尔·盖茨等名人的财富故事,期待通过创业发家致富。成年后周宇新先后干过修理店、建过修造厂,即便在外债累累的情况下,他还是借钱在案发地干起了浴池和洗车房的生意。从这一经历来看,周宇新是想通过自力更生体现自身价值的。
对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博士王旭梅认为,周宇新的童年经历及成年后的奋斗史,证明了其极度自卑又渴望成功的双重性格。对于一个年仅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母爱的缺失对其心理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创伤。这种创伤使得周宇新具有极大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使得他自己看不起自己,进而通过心理机制转化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又进而形成“妄想症”。当出现媳妇出轨、岳父看不起等情形并且日积月累后,便会转化为仇恨,仇恨深了便会转化为攻击、伤害行为。
精神分析 给公众一个交代 据了解,检察机关已经指派公诉人员提前介入此案。 有专家指出,按照此类案件的以往惯例,此案可能会很快进入公诉程序,迅速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特案特办的做法是为了尽快给公众一个交代,表明国家依法从快处理重大恶性犯罪的决心,但此案的快速办结并不意味着类似的案件不会再发生,因此有必要从深层次总结一下案件发生的根源所在。
对此,王旭梅认为,目前的分析只是针对周宇新供述和对其成长环境初步了解而进行的。为了对这个人负责,同时也是对社会负责,不妨以此案为契机,由犯罪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专家和多方面社会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周宇新成长的周围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同时按照心理学研究规律对周宇新本人进行深入接触,最终形成一个有研究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公之于众。这样对于公众的家庭观念、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人与人的沟通方式、社会管理模式等等,都可能会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这样才算是给公众一个真正的交代,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减少类似案件的再度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