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1161|回复: 0

中外专家共聚泸沽湖畔 把脉摩梭文化国际传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8-22 13:34
  • 签到天数: 420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10-24 22: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艺术家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讲述摩梭人的故事,将摩梭文化的精髓表象化。”14日,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博士克里斯·雷西科在摩梭文化国际论坛上如是说。  员工食堂承包 http://www.eightfood.com

      当日,以“世界的泸沽湖·幸福的摩梭人”为主题的2017·中国四川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暨摩梭文化国际论坛在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镇召开。

      摩梭人居住在四川、云南交界的泸沽湖畔,被认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摩梭文化包括走婚、建筑、音乐、舞蹈、宗教及纺织等多种方式。如何将独特的摩梭文化传播向国际,成为当日中外专家热议的话题。



    图为摩梭文化国际论坛现场。 刘忠俊 摄

      克里斯·雷西科表示,目前西方国家对于摩梭人的了解更多出现在学术研究的话语体系中,这不利于摩梭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我相信这里还有很大的文化潜力,可以用创新形式去表现与传承。”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炜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要实现摩梭文化的国际传播或许可通过拍电影的方式。“当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申遗时,拍了一部电影《诺玛的十七岁》,既融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又蕴含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在国际上影响力特别好,获得了很多奖,值得借鉴。”

      通过电影等创新手段传播摩梭文化的方式,被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博士林林归纳为“文化符号具象化”。“康定有《康定情歌》、青海有《在那遥远的地方》,不管是歌曲还是大众媒介,我们要为摩梭文化提供一个具象化的文化符号。”



    图为摩梭文化国际论坛专家对话现场。 刘忠俊 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张玉川表示,少数民族及区域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具有普世价值的元素作为国际文化传播中的重点,“泸沽湖举办自行车赛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因为体育正具备普世价值。”

      作为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其国际传播自然建立在传承并保护的基础上。

      对此,中共盐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勇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盐源县通过多种手段传承并保护摩梭文化,建立了20多所摩梭文化传习所;将摩梭文化写入教材,让摩梭孩子从小对摩梭文化有文化自觉和自信;建立摩梭文化博物馆,将摩梭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注重泸沽湖景区导游的规范和培训等。

      2017·中国四川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暨摩梭文化国际论坛由中国新闻社、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凉山彝族自治州体育局、盐源县人民政府、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景区管理局等单位联合承办。(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5-2-26 07:05 , Processed in 0.0879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