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进民俗风情园问口时,当地的藏胞都有要向每一位游客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以白色哈达来表示藏族人民的纯洁无瑕的诚意和美好的祝愿。这是西藏最具文明独特的民俗,它是蕴涵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载体。 卓玛介绍说,在公元一世纪赞普(藏王)布德贡杰摄政时期,笨波教祖师的后裔有个叫春辛白堆坚的男童,其脸部生有驴耳,模样极为难看,为了掩盖其丑相,为了维护祖师的声誉,他的头部缠着羊毛,故称为白推坚(头缠羊毛)。这一举动,在民间影响广泛,因为名人本身或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总会令人向往或关注乃至流传民间。从此民间流行使用羊毛的习俗,将羊毛当成自己所寄托或祈求的神物。譬如:每逢佳节,人们将家里的糌粑袋和酥油桶,酒皿,房顶、要道、山顶等系上羊毛以表祈福禳灾的愿望,也用羊毛来表示纯洁与忠诚。 民间流传这样的典故:从前有两个患难之交的朋友,一个家境极为贫寒,一个较为富裕,有一日富友不幸离开了美好的人世和最知心的朋友,致使穷友悲痛欲绝。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表达对他的怀念之心。后来他用羊毛编织了白绳,敬献于好友的遗体,以表对他的纯洁忠诚的心意。诚然,此典故没有正式的文献可查,但它来自民间,颇具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信性和真实性较强,与崇尚白色的心态形成很有关系。正如民间歌词中唱道“哈达不需很长,只求洁白质纯,朋友不需很多,只求忠诚之友”。这首民歌以哈达的洁白,朋友的忠诚作鲜明的对照,表达自己选择伴侣和朋友的标准。由此可见,藏族的尚白文化延续至今,是经历了很多岁月的。 公元641年和710年先后有文成,金城公主人蕃分别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埠德祖赞联姻,使吐蕃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更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吐蕃王朝势力日益强大,统一了整个雪域高原,包括现在的不丹国,(布鲁克:与西藏东南连界的一王国名)当时不丹生产出手工精制的丝织品,叫布鲁克布,藏语称为“布热”(以日气叫)。唐蕃交流日趋频繁,两朝官员会面时,主要见面礼品为不丹的布和唐朝的丝绸,这与古代汉族的礼帛相类似,亦与哈达的异名“见面锦”的涵意相吻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的贸易、官员的相互拜访逐渐增多。礼帛逐渐衍变成了如今的哈达。 公元1253年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祖师八思巴·洛追坚赞随其叔父萨班往西凉(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第二子阔端,初识忽必烈。1265年返藏,当时他从内地带来大量质地优良的内库哈达。为了表达他对本民族的忠诚,为了加深藏汉民族的友谊,为了盛传佛事,对乌斯藏(前藏后藏)整个寺庙的菩萨、喇嘛、以及地方官员赠献了大量的哈达,从此整个西藏正式流行哈达的使用。 关于哈达的来源正如民歌中所唱“珍贵梢制丝绸、来自东方中原。洁白哈达阿喜、则由汉女编织。中央八瑞相图,边沿万里长城。”“哈达”名词来历,至今未找到充足的考证或文献记载。笔者认为,哈达其名应为藏语名词。因为“哈”译为嘴,“达”译为织,也许有人会间哈达不是系在嘴上而是系在颈上的,怎能用嘴字?如果按本意颈项来代替,便成了“套颈索”听起来不但别扭,亦不吉祥。哈达本属吉祥物,为了说听起来顺口和舒服便改哈达。也许藏文发展过程中,把写读不便的旧字,曾经作过三次修订的缘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