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湿气重的话题,很多人都很敏感,说怎么以前从来没听说过湿气,现在都在说呢?是以前没有湿气,现在才有吗?并不是的。早在很久以前,中医们就发现,湿气滞体,会引起慢性病,因此又有“湿邪是百病之源”的说法。
而在民间很多湿气重的地方,都会吃些防湿祛湿的食物,比如四川、湖南人爱吃辣椒,广东人爱煲药膳汤,广西桂林人要喝油茶等,这种都是针对当地气候衍变出来的饮食习惯。因此,当外地人到湿气较重的地方,饮食不惯时就容易出现长痘、湿疹等湿气引起的疾病。
湿气怎么来的?很多人会奇怪,我为什么就会湿气重呢?我体内的湿气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体内的湿气有两种途径进入我们的身体,一个是外感湿邪,一个是内生湿邪。 中医理论里说,体内津液的代谢与肺、脾胃和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它们不能正常运转,那么自然就不能帮助我们处理体内的湿气。因此,祛湿一定要健脾,健脾与祛湿同时进行,才能清空体内湿气。 湿气怎么排出去?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造成水肿虚胖。而脾负责化湿的,脾不好,湿气也去不掉。因此,祛湿要从健脾和排湿两方面入手,推荐一个食疗方:马齿苋薏仁茶——芡实10g、薏仁10g、赤小豆10g、马齿苋10g、淡竹叶3g、槐米5g。 做法:将薏仁炒熟,去除寒性;赤小豆和芡实难煮,提前泡水2小时;材料备好一起下锅,熬煮至赤小豆爆裂开即可,滤渣取水饮用,每天2~3次。 食疗效果:赤小豆、薏仁和马齿苋是祛湿黄金搭档,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祛湿消除浮肿。芡实和槐米是健脾养胃的食物,淡竹叶清热利尿。常饮此方,可健脾养脾、祛湿消肿减肥。
温馨提示:排湿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起码要坚持4周以上才能清除完体内湿气,具体还要看个人的体质,不可一概而论。穴位贴敷祛湿气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有过科普。通过穴位,外界的药物、能量、信息能够最迅速快捷地流通到身体各处。贴敷时要对准穴位经络,以经络的传导疏通,向体内输入药力、热能与信息,从而激发起人体自身的各种反应机制,来调节体内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的平衡,使之达到养生保健、防疗疾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