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文中的“美"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无论在语言美,结构美,还是在艺术 形象美,都对读者有着丰富的审美陶冶,充分把握其中的美育因素, 对培养我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之形成感受美、欣 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五个方 面介绍一下课文中艺术形象的美,供师生在学习中参考。 一、优美 这是美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形态,是一种优雅的柔性的美。如“停 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月何时照我还’’的思情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 早春美;“绿阳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风景美等等,细细 品读,字里行间均给人以赏心悦目,轻松自然,温柔舒适之感。课文 中的这些篇目佳句,比现实生活中的优美更集中,更突出,且具有更 生动更精粹,更丰富的感染力。 二、壮美 它是一种雄壮的阳刚之美。这种美强大有力,往往在主体征服强 大客体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巨大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如 课本中展示人民巧妙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冀中的地道战》,反映给予 藐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者有力回击的《詹天佑》等课文,无不令人 惊叹,令人震奋,使人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更有通过阅读理解、联 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文学作品中的壮美情感的名篇佳句,如《望庐山 _ 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宏大气势美;《冬 夜杂咏》中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气质美;《白杨》中的 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形象美等 等,均从不同侧面展示出各自的壮美。 三、崇高美 这是一种与壮美十分近似,但比壮美更庄重,更圣洁,更伟大的 美。这种美育因素,在课文中是十分丰富的。如《囚歌》中叶挺的毅 志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的董存瑞英勇献身的美;《狼牙山五壮 士》的大无畏气概美;《我的战友邱少云》中邱少云的严守纪律的行 为美;《丰碑》中军需处长的舍己为人的心灵美;《穷人》中桑娜的心 底善良美等,这些篇目中审美对象的崇高美,具有强烈道德震撼力和 重大的社会价值、时代价值;它令人崇敬、赞叹、激奋、惊心动魄。 四、悲剧美 悲剧美是一种“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美"。它表 现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矛盾冲突中,代表正义的悲剧人物的思想、合理 的要求、崇高的品德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受到非正义的反动的社会势力 的打击、摧残,或正直善良的人所遭遇的不幸引起人的悲痛、愤怒、 同情,从而激起人的斗志,净化人的心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 悲剧人物是孩子。如:因触动琴弦被管家打死的“小音乐家杨科’’, 有着美好向往被活活冻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渴望回到亲人怀抱 的“凡卡";这些美育因素恰当把握,更能使人产生为为悲剧人物鸣不 平的思想感情,受到悲剧美的熏陶和感召。 五、喜剧美 喜剧美是由喜剧性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或讽刺或幽默开心的令人 轻松、愉悦的情感反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表现喜剧可感形象的篇 目亦不少。如《狐狸和乌鸦》、《揠苗助长》、《我要的是葫芦》、《晏子使楚》等等都是令人发笑,启人深思的艺术形象。 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那些传统名篇,如《桂林山水》、 《鸟的天堂》、《美丽的小兴安岭》、《可爱的草塘》、《观潮》……语言文字生动优美,不仅能给学生提供遗词造句的范例,而且能使学生感 受到祖国的山河、大自然的秀美,从而激发昂奋的爱国情怀,达到培 养学生审美情感之目的。
作者:张宏运 发表在《小学生学语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