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8-31 10: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年,卒于官舍,后葬于洛阳。
从王之涣的履历上看,其与今天文安就有了“交集”,但是,我们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此唐代的“文安”与今天的“文安”是否有关联?二是王之涣是否也如苏洵那样“寄禄”文安而从没有踏上此地?
第一个问题我们查史料可以得到“文安郡”的相关记录:一,西魏大统三年(537),置文安郡,治文安县(在今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文安郡辖文安、义乡、广安3县。北周因之。隋开皇三年(583)废。 二,唐天宝元年(742),撤消莫州建制,改设文安郡,治今河北任丘市鄚州。乾元元年(758),撤消文安郡,复为莫州。从时间关系可以看出,唐天宝元年(742)撤莫州改设文安郡,而王之涣恰恰这年亡故。这与“其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他竟染病不起,卒于官舍。 ”时间上契合。因此,我们可以说:王之涣时期的文安与今天的文安,区域范围不大相同,但还是沾边的(当时文安郡的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鄚州)王之涣这个文安县尉与今天的文安县也大体上是沾边的。
第二个问题,就好回答了,寄禄官是宋代的制度。宋初,官名与职务分离,官名如尚书、侍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等皆有名而不任事,仅为叙迁之阶,称寄禄官,非有皇帝特命,不管本部门事务,另以差遣如判吏部尚书、知制诰等治事,称职事官。神宗元丰改制,以原寄禄官为职事官,以散官如金紫光禄大夫、正议大夫、朝请郎等为寄禄官;职事官以寄禄官高下分行、守、试三等,寄禄官高于职事官一品称行,低于职事官一品称守,低二品称试,品同者不用行、守、试。比如我们熟知的苏洵,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履历: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可见苏洵当时的工作是在汴京修书,而其“霸州文安县主簿”的官职,就是寄禄官,其本人并未到过文安。但是寄禄官是宋代的制度,在唐朝是没有的。所以唐代的“文安县尉”还是要到治所的。
至此,我们可以大致上得出这样的结论:1、王之涣到任过文安县尉,当时的文安与现在的文安在行政区域上是不一致的,但在地缘上是沾边的,在地理上是有重合的(此问题可令行具文考证)。2、王之涣到任文安县尉当年就病故了,在“文安县尉”任上时间非常短。3、王之涣成名的诗文,尤其是那些千古绝唱,都是其在文安县尉任前所做,由于赴任文安县尉当年就病故,与文安有交集但是时间非常短,因此其没有关于文安的诗文流传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