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位妈妈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妈妈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 一种方式是:妈妈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切好后用盐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 另一种方式是:妈妈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是的,菠萝很重。”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妈妈也很高兴:“你真能干!”“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怎样吃呀?”“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让我试一试……真好吃!” 以上两种方式,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思想的教子方式。 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知道了菠萝多刺,很重,可是以滚动的,很香,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但是,所有这些都是妈妈直接告诉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 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也许菠萝的刺弄伤了孩子的手,揭开菠萝的“面纱”会多花费时间,没有第一种方式那样来得快,来得省劲,但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在摸索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主动认识事物的方法,体会到了自主发现的乐趣。坚持久了,孩子就能形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喜欢用第一种方式,似乎这样才是爱,才是称职的父母。平时总是有太多的“不准”,太多的“干涉”,孩子在“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的环境中,有些无所事事了。所以,重视孩子发现的过程,就是给了孩子生存的金钥匙,正如《老子》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老师不是孩子的父母,却肩负着胜似父母的责任。教子如此,教育亦然。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学习,让孩子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