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垃圾站老人 冰垫儿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垃圾站, 如何渡凄凉。 本来说过不写了,退出论坛这个是非之地,但是想到了自己曾写过的诗句:“食禄当思报乡亲,肯惧流言惜残年?知汝相劝恩难表,冷眼直言向人间”,这不是写着玩儿让别人解闷子的,是我的人生追求,座右铭,是我最真实的写照,于是拿起笔,就让我的呐喊声淹没在滚滚的寒流之中,哪怕在一个角落里,能给一个人带去一丝温暖,一丝光明也就足够了。 昨天晚上,我拿了一件棉袄、棉裤,妻说:“捡着厚的拿吧。”我来到的民得利西侧的垃圾站,老人正低着头,从垃圾里挑可以下肚的东西。听到脚步声,老人抬起头,眼前的景象把我惊呆了,想不到冰河世纪竟以这种方式来到我们这个世间。从老人鼻子里奔涌出来的两管鼻涕和嘴里流出来的哈拉子早已形成了冰川,长长地挂在老人的胸前。我向老人示意一下,把棉袄棉裤放在老人能够看到的地方,谁知老人愤怒了,嘴里不知吼叫什么,甚至抄起的棍子,我逃跑了。 我认识老人是多年以前的事,只知道他是个卖书的,挺幽默的,也很健谈。一年以前见到他是在世纪大道口旁边,还是卖书,只是说不出话来,用手比划着,掏出手机,打出书的价目,旁边的人说他得了脑血栓了。一年多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老人这样仇视周围的人们,拒绝任何人的帮助,老人的心灵与肉体究竟遭受了怎样的打击与伤害,不得而知。 十八大刚刚闭幕,全国人民正踌躇满志豪情万丈地跨入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应该是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而不是个别人的小康社会,对于眼前的这个孤寡老人而言,小康社会意味着什么?或许就是一杯热水,一件可以蔽体、御寒的棉衣吧,然而这些对于老人而言,或许只有大梦中才可以实现吧。打开电视,可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闹寒潮的各种画面,我们捐钱捐衣捐棉被,我们的爱可以给远方的亲人甚至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为什么就不能对身边的人给予一点点关注呢?忘了谁写的一句诗了:惜取眼前人,惜取眼前需要救助的人吧。 电热毯一点儿一点儿地凉了,棉被上又铺了一皮厚厚的毛毯,紧紧地拉紧被角,还是挡不住从窗户缝儿里钻进来的寒气,今年这个漫长的冬天老人该怎样渡过呀?躺地冰凉的水泥地上,盖着塑料纸,能挺得过去吗?忽然想起子美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不知什么时候,泪水打湿了枕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