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楼主: 说聊斋

文化还是奴化?请全县人民关注“弟子规”[版主提示:跟帖也精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8 17:36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5-22 12: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中国历史频繁出现王朝更替周期律问题,专家们不得其解。

        我以为从思想观念角度看来,主要是孔子天命论和尊卑观及教育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接受,融入统治理论造成。何以见之,且听分解:

        其一,孔子的尊卑等级观念,导致统治阶级高层各权贵势力一面觊觎国家的最高权力,一面通过兼并手段扩张自身实力。这个情况下,统治阶级内部的公正也不可能做到,更休谈社会的公正了。皇上自身强大,尚能够保持国家平安,如果皇上自身软弱或政策上稍有失误,必然导致各权贵集团之间的公开争夺。汉初吴王濞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都是在这种观念的诱导下发生的。同时,权贵既得利益集团越发展,地方上兼并农民土地现象越严重,而朝廷更无力去处理统治阶层与被统治的广大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欧洲人利玛窦注意到,明朝需要朝廷供奉的皇家贵胄就有六万多人!广大弱势群体中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生存越来越趋困难。这种情况下再遇到大旱之灾,农民没有吃的,不得不揭竿而起,走上反抗道路。

        其二,开国君子打下天下后,总是请天下最负盛名的儒士来教育储君,于是孔子那失败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现于皇家宫廷了。这种儒家教育死钻在古书里和古代的礼仪里,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百姓群众。要知道孔子本身至多可做个礼仪方面的官吏,孔子对怎么治理国家做到富民强国一无所知。因此用孔子那一套教育出来的储君,比起孔子的学生还不如,这样的储君长大后怎能治理国家呢。这样的储君,完全不知民间的疾苦,往往会热衷于宫廷的声色狗马,不败家败国才怪呢!

        其三,孔儒教育出来的昏君,一生只和唯唯诺诺的太监和宫女打交道的,更本没有到社会中去滚打锻炼过的,既毫无组织指挥能力,更像瞎子一样不辨忠奸,没有能力识别能臣庸臣,所以一遇天下有事,就全都乱套了。往往大权旁落,为外戚或太监或权臣所操纵,加速了王朝的崩溃。

        以上三点正是导致中国历史频繁的王朝更替周期律的思想根源和教育因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8 17:36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5-22 12: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人,是从批孔起家的,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前面他们的路,批了再尊,等到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再把孔子的思想来与老百姓的思想时,落入历史的这种循环,这是不行的。如果共产党也到了自己没法统治或者遇到难处了,也要把孔子请回来,说明你也快完了。”我们既然已经认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就应该以这个思想来教育人民。孔夫子那一套虽然话都很好听,拿出哪一句话你也不能说他错,但他不能解决问题。现在讲和谐,和为贵。引起矛盾,处理不了,和的起来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8 17:36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5-22 12: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孔子是不是卖国贼?
    一般认为孔子一生仕途不顺,实际上孔子的仕途相当不错,他从中都宰开始干,一年后晋升为司空,接着又升任大司寇,“摄相事”,相当于代理宰相,孔子是自己把自己的路给走死了。

    鲁定公十三年夏天,孔子打着克己复礼的旗号给鲁定公提建议,他说:“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这个观点看似正确,是啊,按照周礼的要求,大夫的城池不应该超过一百个垛口,否则就是对国君的僭越。鲁定公采纳了孔子的主张,任命愣头青子路为季氏宰,开始了“堕三都”的工作,首当其出的是叔孙氏的郈城,被拆毁了。第二个是季氏的费城,孔子的强拆工作在这里遭到了激烈的反抗,费城人袭击了鲁定公,鲁定公被迫退入季氏之宫,费城人打到了鲁定公身边,形势危急,孔子派申句须、乐颀下进攻费城人,勉强把他们打退。第三个是拆毁成城,成城业主公敛处父说得非常明白,他说:“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鲁定公包围了成城,没有攻下,孔子的强拆工作告一段落。

    如果比这早二百年,在周王室还能够号令天下的时候,有谁敢于破坏礼制,拆了他的城池是轻的。但是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周王室已经衰微得不及一个诸侯了,鲁国的基本国策是生存,在这个时候你在鲁国挑起内乱,不是真傻就是装傻。事实证明孔子不是真傻,他是装傻。成城业主公敛处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看到了拆毁成城对鲁国不利对齐国有利,他没有看到孔子为什么要做这种对鲁国不利对齐国有利的事情,也就是说,他说不清孔子出卖鲁国的主观故意性。

    卖国是垄断行业,一般人连门儿都摸不着。孔子原来也没有这个自信,他私生子出身,脑门上带着残疾,也没什么真才实学,那年季氏宴请知识分子,孔子欣然前往,阳虎把他拦住了,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连个屁都没放就回去了。

    孔子的人生转折是他三见齐景公,第一次是在鲁国,齐景公来访,他问孔子秦穆公为何能够称霸,孔子说:“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孔子说的没有错,很不全面,更不深刻,但忽悠齐景公够用了。

    后来孔子来到齐国,成了高昭子的家臣,这次孔子是有备而来,他想法设法见到了齐景公。齐景公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次会见使孔子坚信凭着自己这两片子嘴横行天下没有问题。

    果然,没过多久,齐景公再次接见了孔子,还是问政,这次孔子说:“政在节财。”齐景公非常高兴,要把齐国的尼谿田封赏给孔子。齐国是大国,别人一时半晌消灭不了它,如果能在齐国拥有一块世代传承的封地,那吃喝嫖赌抽所有人生理想全部实现了。就在此时,齐国宰相晏婴说话了,他认为孔子多虚少实,吹吹牛还可以,没什么实际用途,结果孔子的春秋大梦一下子泡汤了。

    你说我多虚少实,我这回就来实的,孔子和他爸一样,也有一个霸王硬上弓的劲儿。晏婴看准了机会,开始将计就计因势利导,他故意放风说齐国要请孔子来当宰相。为了能够当齐国的宰相,为了能够在齐国获得一块封地,孔子先是在外交场合自显其能,然后又开始“堕三都”,惑乱鲁国的内政,拆毁鲁国的边防,这可是政治上军事上对齐国的重大帮助,这回应该说是实的了吧!

    此时齐国内部的田氏大夫正在壮大,已经威胁了齐国国君,孔子提出“堕三都”削弱地方势力,这个政策不符合鲁国的情况,却符合齐国的情况,孔子是根据齐国的情况为鲁国制定了方针政策,这要是还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好感,那一定是碰上鬼了。

    鲁定公似乎也发现问题了,他没有直接撤掉孔子,而是不断冷淡他,让孔子自动滚蛋。其实春秋时期的宰相去职,不一定需要流亡国外,但孔子离开了,他第一个要去的正是在“堕三都”中占了大便宜的齐国。这回孔子的确是碰上鬼了,晏婴就是那个鬼,晏婴早已看穿了他,司马迁是这样记载孔子的:“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於陈蔡之间,於是反鲁。”孔子没有伤着齐国人,齐国人拿什么“斥”的孔子呢?吃里扒外,卖国求荣,势利小人,不上重磅炸弹孔子是不会醒悟的。

    鲁国不能回,齐国又不要,孔子被迫开始周游列国。别的国家也看清了孔子,没有人敢让卖国贼当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26 07:54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5-22 14: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毛泽东晚年为什么要批孔

    毛泽东晚年为什么要批孔

         孔子的理想是实现大同世界。什么是大同?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内容和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内容并不逊色,但怎样达到这目的,孔子的办法就是靠修养,马克思的办法是靠阶级斗争。
         毛泽东的理想,和他们一样,就是要在人间创建大同世界,但采取什么办法?总结历史,孔子靠修养,而他的忠实信徒们就是遵照他这办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努力与奋斗,结果就是实现不了,归根倒使这一伟大思想成了统治者治民的诱饵,变成了高级欺骗。所以毛泽东最后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经实践,不但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得了政权,而且使社会主义改造也获得成功,这就是消灭了私有制,而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旦生产资料私有制被消灭,阶级基础就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自然不复存在。但经毛泽东实践,发现权力同样在产生着阶级斗争,这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中遇到的新问题,怎样解决这一新问题,当然不能采用孔子修养的老办法,因为那只能成为对民的欺骗,但也没有现成法子,这就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创新与研究。
         就是说,把孔子的全部思想作为实现大同世界而奋斗的理论,却是欺骗。但在实践中,孔子的理论教人怎样做人,在这方面的内容却又很丰厚,不少还有着共产主义的内涵,这内涵在实践中虽不能得到彻底实现,但对私有制下形成的对人的残酷压迫与剥削,却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和缓解作用,对此,中国人是欢迎的,中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是完全照办和力加宣传的,也因此造就出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对这一切,毛泽东也并不否定,所以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孔孟之道的一些内容也常从正面出现,所以当陈伯达对孔子只肯定教育上的贡献,而对其他成就取否定态度时,毛泽东提出了反对意见。毛泽东对孔子的大同思想,却一向是当作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一样加以肯定的,毛泽东所反对的,只是孔子的理论并不能使他达到他所向往的大同世界,所以毛泽东以秦始皇做比,说秦始皇能说到做到,孔子在这方面就不及秦始皇,这就是说孔子靠修养的办法,就使他的理论成了欺骗,这一点就不如秦始皇靠法的办法有成效。毛泽东在晚年发动了群众性的批孔运动,但这种批则是以继承为前提,也是为实现孔子所向往的大同世界在创更为完整的新的思想所必需。
         综上所知,毛泽东批孔,却是在吸取孔孟之精华,扬弃其糟粕,为创建实现大同新理论之所需。在毛泽东时代批孔,却能使中国的民族特色显的更加旺气,成了对民族文化注进新血液的表现。面对当前的社会乱象,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批孔运动,才彰显毛主席的伟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26 07:54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5-22 14: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带着偏见去片面的去解读国学,如果作为中国人,不去了解自己国家几千年的文化,那要去了解什么?难道去了解西方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吗?我们可以研修马列主义也可以弘扬毛泽东思想,难道就不能同时学习我们国学思想的精髓吗?难道非要把国学中的精髓也要像其中的“糟粕”打压的一文不值,难道这样才是救国爱国之道吗?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这也是儒教思想的产物,哪位能说不适用当今的社会,还是未来发展中不可预见的社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5-22 15:4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照搬,应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1 21:35
  • 签到天数: 80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4-5-22 20: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左了会走入错误的道路,极右了也会同样错误滴,看事物要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0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教乃人之所需:以文化人,以礼处世
    炎黄子孙有义务传承祖宗的优秀文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7 17:13
  • 签到天数: 43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4-5-23 17: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感恩,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宣扬传统文化正面能量。
    做人之道根在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22: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是当今改变社会风气的一剂良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其理论,掌握其精髓,必将能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家庭和谐,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当今崇拜金钱、崇尚暴力、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大环境下,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势在必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社科[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现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4年3月26日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12.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13.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14.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

      15.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五、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16.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7.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六、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18.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

      19.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20.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21、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22.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教育部统筹规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多途径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投入。

      2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2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2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门外汉根本对弟子规一窍不通,就妄加评论,其实是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滑天下之大稽而不自知矣,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22: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社科[2014]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现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2014年3月26日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2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5-23 23: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锄禾日当 发表于 2014-5-21 16:27
    前些天 女儿放学回家 叫她母亲给她去书店 买一本《弟子规》说是学校要求的! 我以前也听说过这本书! ...

    学习弟子规,不能学死了,要掌握其精髓,结合当今的生活环境去教育孩子,而不是让你去读死书死读书,比如,“药先尝”,当然不能尝西药了,可以告诉孩子因为用水送药,所以尝尝水的温度,不要烫着父母。再如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一句是告诉孩子像赌场、妓院、网吧、迪厅等不良场所不要去,要远离。我就纳闷了,你愿意让你的孩子经常去流氓斗殴的地方。相反像你举的例子,当遇到小偷殴打女人或流氓调戏女人的事情,不但管而且还要教育孩子用智慧去管,求助或报警等方法。因为弟子规有一句,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12-1 07:53 , Processed in 0.0521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