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 五月四日,是我的父亲逝世的纪念日。转眼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四年了。每当我看到父亲的遗物,就想起了父亲,伤感油然而生,眼泪簌簌而落。
父是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基层干部,生前曾先后在滩里乡、左各庄乡、大柳河公社、新镇公社、兴隆宫公社、县粮食局、县供销社等单位工作。父亲对党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怕困难、平易近人,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关心群众疾苦。在大柳河公社常久村、褚村、李庄、琉庄、兴隆宫公社大郭庄村、左各庄公社北陶管营村蹲点时,总是同社员们一起劳动,晚上还要同村干部一起分析情况,研究工作,还要指导片上及全社的工作。每遇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不等风雨歇息,就率领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和村干部们,穿上雨衣雨靴,到处走走转转,察看一下社员们的房屋有没有漏雨,地里的庄稼有没有受灾,田地的墒情怎样,能不能种上什么庄稼……由于过度劳累,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在进驻常久村、禇村、北陶管营村以前,这些村都是支部瘫痪,生产落后。进驻后,经耐心细致的、艰苦的、大量的工作,不仅使这些村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班子,还使其成为本公社的先进村,禇村成为全县大寨点。
1962年,在常久村蹲点,父亲发现村民曹喜春家的火炕不快,做饭时弄得满屋都是烟,呛得人出不来气,父亲就同工作组成员一起,为其扒炕盘炕。炕盘好后,烧火做饭特别快,把大嫂乐得合不上嘴。40多年后,其子曹永九得知父亲得病住院,还到县医院看望。
褚村村民褚光新回忆说,在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教条的计划经济年代,何同志在我村蹲点,我村种的几十亩玉米,苗已经老高,上级指示我们毁掉,统一种杂交高粱,社员们望着这青青的满洼禾苗心疼啊,何同志也心疼啊,何同志顶着压力,向上级为民请示,青苗不可毁啊!就让他们这一回,明年让他们补上。在他的苦苦地哀求和据理力争下,终于为老百姓保住了这几十亩秧苗,秋天获得了丰收。社员们都很感激。 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他人的关系上,父亲总是把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每遇评职、评模、调资都是发扬风格,谦让他人。始终是低调做人,清洁为官,从不占国家、集体、他人的便宜。父亲为党工作38年(其中在县城工作8年),没为自家置一间房,一寸地,没办一件私事。1963年闹大水,文安洼一片汪洋,村庄被大水围困,当时父亲在大柳河工作,抗洪救灾,每日忙得不可开交,顾不得家。几个月后,大水退了,社员们的生活稳定了,他才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劝说下回家。这时自家的房屋已进半尺多深的水,家属躲在别人家住。
父亲长期在外工作,一心扑在事业上,顾不得家,一切家务由母亲一人承担,照顾老人、抚养子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由于1963年屋里进水,又没有经济条件修缮,(父亲当时月工资不足40元)屋内阴暗潮湿,房顶漏雨,几乎坍塌。1969年秋季,农业获得了丰收,粮食有了剩余,生产队照顾给了一块地的高粱桔,(自己去割)作为苫草。母亲决心要翻盖房屋。当时组织上正安排父亲根治海河带工,母亲多次要求父亲请假,回家盖房。但父亲毅然拒绝了母亲的请求。待父亲治河带工回家时,翻盖房屋已在亲友们的帮助下竣工。母亲身材高大,性格直爽。其力量不亚于强壮的男子。但在困难时期,吃穿济让老小,自己饿着肚子还要下地劳作。终于积劳成疾,患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于1997年10月不幸病世,时年仅65岁。
1977年,在北陶管营防汛排涝,任务十分紧迫,父亲因常在第一线同社员们一起劳动,腰腿受风湿,疼得厉害,不能正常走路,领导和同志们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我不要紧,防汛排涝更重要。”等洪水下去,才住进医院。
退休后,组织关系转入乡村,父亲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关心国家、村里及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种庄稼、瓜果蔬菜。花草树木,同疾病作顽强的斗争,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2008年3月父亲感到耳鼻不适,身体消瘦,经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鼻咽癌,在此医院治疗两个多月。放疗给父亲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恶心、呕吐,有时神志不清。父亲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放疗带来的负作用,对战胜癌魔充满了信心,他们“我一定能治好这个病,好好地活下去。”出院后,父亲坚持服用中药“消瘤汤”并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劳动,读书写字,看新闻,天气预报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他常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追求和奋斗目标,活着就失去了意义。
父亲一生为党工作四十余年(包括在本村任民兵连指导员),在党的培养下,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大公无私、平易近人、光明磊落、鞠躬尽瘁,不愧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出色的党的基层工作者,经济管理专家。他在为人处事,接人待物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在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处理突发事故、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保稳定、求发展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实践。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是建国初期,毛泽东时代党的基层干部的一个典型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