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迎说文解字系列之“饿” 不知怎么的,突然对“饿”字感兴趣,“饿”本为形声字,左形右声,“我”古音不念wǒ,而应该念ě,南方西北地区的一些居民保留了这个字的古音。“我”本义不是代词,而是拟声词。古代造字的时候,大量的虚词无法造出来,因此只得向象形字、指事字借,借过来就不还了,只得在原有字的基础之上,再加一个偏旁,这就是古今字。比如“它”的本义为蛇,“者”的本义为猪,它与蛇,者与猪即构成古今字。 “我”为会意字,三人执戈为“我”,它描绘的是古人争斗的场面,这个咱们可以从一些影视资料中可以看到,古人特别是原始社会人们争斗,不是上来就打,而是围在一起,跺脚,用手中的武器用力地拄地,嘴里发出“我,我”的声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我想“饿”这个字,应该是饥肠发出“我,我”的声音,提醒人们,应该吃饭了,古人的思维非常简单。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我演变成第一人称代词,食旁加一我,我要吃,我想吃,为我吃,为我的身体吃,为我的健康吃,为我的幸福吃,我的身体要我吃,我的健康要我吃,我的幸福要我吃,我的身体我做主,我的肠胃我做主,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曾已何时,吃饭已经超越了肠胃的基本的生理需要,逐渐演变成排场,场面,演变成了局,有多少饭是为自己吃的,有多少饭是自己愿意吃,于是乎,肝硬了,胆颤了,胃穿孔了。 回归饿的本义吧,该为自己吃顿饭了,能为自己吃顿饭了,回到家里。为老妈妈盛碗饭,盘着腿,坐在自己出生的大火炕上,陪着妈妈吃顿饭,听,你的肌肠发出了“饿饿”的召唤,在饿饿的声音中,你是否听到了从你们村村口那棵大白杨下传来的熟悉而又遥远的呼唤: 四儿,家来吃饭来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