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2 15:23 |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艰难的岁月(四)
1977年大年初三,妈妈就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劳作。我家院子里有个轧苇场,妈妈正在轧苇,来串门的邻居指着妈妈说:哎呀,我说老石啊,瞧瞧你,人家都还过着年了,你这么早就拾活儿,可有例儿啊,你会受一年累的,快别干了,再歇两天,过了破五再干吧,不差这两天啊!妈妈笑了笑说:婶子,我还在乎例儿不例儿的,只要孩子们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只要队里给工分儿,初一让我干我都干。那一年不知是不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村里的人们也都早早地拾起了活儿,初四就有人来我家院子里轧苇。
村里人把编织苇席当成了一项副业。早先织席兑公分,后来可以直接卖钱,妈妈干得更起劲了。只要村里有分苇的就有妈妈的身影。每次分苇乱的、次的、别人不要的,队长就廉价处理给妈妈。爸爸一看到长短不齐乱七八糟的苇子就愁得头疼。妈妈起早贪黑地解苇、轧苇、织席。这样少了成本,多花点功夫,多赚点利润。日子渐渐地好了起来。省吃俭用,请泥瓦匠打了个水泥柜,画上木纹,涂上漆,就像一个真的大木柜,美观极了。
那一年麦收,我家分了一袋子小麦,秋后也分了些粮食。那天爸爸正推着一口袋玉米往家走,对面何玉秋女老祖带着两个孩子要饭回来。爸爸看到他们娘仨非常可怜,又听说家里几个孩子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了,爸爸没回家和妈妈商量就把这袋子玉米送给了老祖家。傍晚时分,妈妈从地里回来,问爸爸今天分的粮食放哪了,爸爸支支吾吾地不敢说。妈妈迷惑地到处找也找不到,就再三地追问:你把粮食藏起来了,还是给他姥姥家送去了?爸爸坐在炕沿上低着头怯怯地说:你别找了,我把粮食送人了。妈妈一听就急了: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爸爸说:你先别急,听我说。爸爸把今天送粮食的经过跟妈妈讲了一遍,听完之后妈妈委屈地哭了,跟爸爸说:我说他爸呀,不是我埋怨你,你把粮食都送人了,咱吃啥啊,你心里怎么这么没数儿呢,咱家里还有小的老的好几张嘴了,你把粮食给人家一半我也不说什么,可你一粒儿都没留啊,这一家子下半年吃什么啊?爸爸说:你是没看见,那娘仨还有家里的那几个孩子,男老祖病在炕上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比咱家还可怜了。妈妈听了无奈地叹口气,唉!这以后的日子咱可怎么过啊,咱就这点粮食了,还能接得上顿儿吗?没有吃的咱俩就得出去要饭,反正不能饿着咱娘和孩子们。妈妈擦了擦眼里的泪给我们做晚饭去了。转年一开春,眼看家里的余粮所剩无几,爸爸上了愁,日子过得相当紧迫,每次吃饭时,妈妈总先挤着我们吃饱了她再吃,她总爱说那么一句:你们先吃吧,我还不饿了。那句话,只有爸爸知道其中的含义。再有几天就接不上顿儿了,无奈下妈妈向姥姥开了口,姥姥偷偷把大队给的救济粮送给了我家,那真是雪中送炭啊!这件事爸爸在心里记了一辈子。后来日子好过了,老祖一家人常常提起当年送粮食的事,念念不忘爸妈的恩情。
邻里乡亲的都和妈妈合得上来,妈妈心眼儿好,为人热情,总把一些事考虑得那么周到,他从来没把钱和东西看得那么重,总是用真诚与人交往,事事总是为别人着想。南院大伯家有一个哥哥快三十岁了都说不上对象,大伯大娘很是着急。妈妈知道后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这年大年初二就去给大哥提亲,别人说正月里说亲死媒人,妈却说:好人自有好报,我不怕,只要给我大侄子成全了我就高兴。女方是妈的亲戚,经过妈的再三撮合,大哥取上了媳妇成了家。妈妈那些年大龄困难青年说对象,陆续着说成了十多对儿,从来没有图过人家一分钱。
那年,村里来了好多外地挖河的,记得有皇甫的,有司吉城的。村干部把六个民工安排在我家,他们住在了我家的东厢房,妈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每天午饭和晚饭,妈妈都熬一大锅稀饭给他们喝。晚上还给他们烧水,让他们烫脚解乏。我见到了问妈妈:又不是亲戚,你图什么啊,对他们这么好?妈妈听了生气地说:你这小孩子真不懂事,人家大老远的,舍家抛业的,来给咱们村挖河修路,在外面连口水都喝不上,你知道他们有多累吗?咱给人家熬点饭、烧点水算得了什么,以后可别这么问了。
只要有活干,就能挣公分。这是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妈妈除了去队里干活外,还带着我们织席打草又跟队长要求给了点活给猪打菜。每天早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我和二姐就带着半天的干粮和一瓶水,一人背着一个背筐去地里打猪菜,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歇过。我们常到很远的地里去打,背筐不满都不回家。记得有一次我和二姐到西洼地里打猪菜,我俩一人背着一大筐菜往家赶,刚走不远,大雨倾盆而下,我和二姐无处躲雨,加上一筐猪菜被雨水浸透,分量加重,我俩咬着牙坚持着,路上有扛着锄头玩儿命似的往家跑的社员们,没人会顾及我们两个小姑娘。我和二姐谁都不敢把背筐放下,因为一旦放下就再也背不起来,背筐的底下还会粘上不少泥,于是我和二姐一鼓作气把两筐猪菜背到了家。等菜干了,没有了水分,队里才给过秤,平均每筐只能挣上三分工,后来二姐提议推小车去打,这样不但轻松一些,半天下来我们还可以多挣好几分。
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一起起早贪黑地趸冰棍卖冰棍,后来又和大人们趸菜卖菜。因为哥哥年龄小,骑车的速度慢,常被同伴们落得很远。妈妈在家里总为他担心。
头一次,哥哥卖菜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狂风暴雨,他驮着两大筐甜瓜光着脚丫艰难的走在泥泞的土路上,风雨无情地吹打着他那瘦小的身体,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他是多么希望家里来人帮帮他啊。妈妈顶风冒雨打听到他去的地方后,心急如焚地奔向村西的大道。她远远地望见了哥哥那瘦小的身影在滑湿泥泞的土路上用力地前行。妈妈喊着哥哥的名字不顾一切地迎了过去,心痛的泪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从那以后,无论哥哥多晚回来,妈妈也要耐心地等着他。有时回来晚了,不管天有多晚多黑妈妈也要到路上去迎哥哥,喊着哥哥的名子,直到有个熟悉的声音喊我回来了,她才把一颗纠结的心放下。
“又是一年”妈妈说着把灯打开,她好像一夜没睡,又好像是惦记着什么事儿,爸爸也醒了,看了一下闹钟刚过凌晨四点,“哎,他爸,今天开年底总结会,你说咱家还亏得了分吗?”妈妈说着点了一颗烟递给了爸爸,爸爸说:“按咱家今年这么干,应该是亏不了,我估摸着今年咱家还得找回来点儿钱呢”“是吗?你读书识字脑子比我强,我到是没盼着能找回多少钱,我盼着咱家不亏分就行,孩子们一年到头的吃苦受累,如果再亏,我这个年过的都不安心呀!”其实我早已醒了,只是在静静地听着他们说话。“哎,她爸,我听说今年队里给社员们杀四头大肥猪,要是咱家今年不亏分该多好啊,准能分到些肉,咱家也能过个像样的大年。”这时弟弟也醒了,问到“妈,今年给我们买新衣裳吗?”妈妈笑了笑说: “买,今年无论亏不亏分,妈一定给你们每个人买一件儿。”说完她又早早起来织席了,妈妈每年都要干到腊月二十七八。
吃过早饭,队里的钟声准时敲过,爸爸去队里开会了,妈妈在忐忑不安中等待着爸爸的消息,中午过后爸爸兴冲冲地回来,神采奕奕,面带笑容,一看就是带回来了好消息。爸爸兴冲冲地说:“真是猜对了,咱家今年没亏分,这回你放心了吧!而且告诉你个好消息,咱家不但没亏分,还真的找回来40块钱!”爸爸说完兴奋地举起了弟弟说到:“老儿子,今年咱家也能分到肉啦,初一包白面饺子,让孩子们好好的过个年”妈妈听了高兴的流下了眼泪,说:“好日子总算来了,赶二十七集,妈妈给你们买新衣裳去!”我们听了美得心里都乐开了花。腊月二十五那天,妈妈喜气洋洋的托着一大块猪肉回来,嘴里哼着她那个年代的歌,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妈妈这么高兴。
哥哥17岁时,农活全会了,他的性格就像当年的妈妈,什么困难都不怕。当时村里已经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哥哥这么个小劳力,妈妈就轻松多了。家里买了一辆小拉车,我家又跟刘宝林家合着买了一头骡子。刚开始时,那头骡子脾气真大,干着活儿经常往家跑。后来不知哥哥是怎么训练的,它听话又能干。村里人都夸哥哥会使牲口,听了人们对哥哥的赞扬,妈妈的脸上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
何素珍 讲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