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3426|回复: 2

古洼治水五十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8 11:08
  • 签到天数: 81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3-24 09: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患历来是文安县历史上一个主要问题。这篇文章记叙了文安县五十年来水利事业走过的艰难历程,回顾了文安县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度赞扬了英勇的文安县人民不屈不挠同洪涝旱碱作斗争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新中国文安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古洼治水五十年 ——文安县抗洪除涝兴修水利纪实 在广阔的冀中平原上,有一个古老而著名的洼淀——文安洼。它地处清南地区最下游,东临子牙河,西靠白洋淀及潴龙河,北界大清河,南连整个清南地区自然形成一个三面环河,一面连接清南高上地区,水有来向而无出路的封闭洼地。“文安洼”由此而得名。文安洼是河北省著名的八大洼淀之一,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它在水利上有特殊的使命,历史上承受着大清河、子牙河和东淀、白洋淀的洪水,又是清南地区5专14县约5100平方公里洪沥水的归宿地。民间多年来流传着“淹了上洼淹下洼,水到文安住老家”等谚语。 翻开古老的历史,文安县历来是个洪涝旱碱灾害频仍,危害极为严重的地区。旧志中,“洪水横流”、“饿殍遍野”、“庐舍为墟”的记载比比皆是,使人满目凄凉,惨不忍睹,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民国37年(1948年)的100年中,文安就有73年遭受洪涝灾害,其间,从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旧水未消,新水又来,整整30年水患不断,“淹了文安洼,十年不还家”的谚语和“大水成汪洋,糠菜不见粮,卖掉儿和女,饿死爹和娘,逃荒闯关外,尸骨不还乡”的民谣,是旧社会文安洼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民国11年(1922年)的《文安县志》有这样一段记载:文邑灾异,自汉迄今,唯水为甚。征之文献,考之旧志,水灾之迭起环生几于无岁无之。近百年来,水患之尤巨者莫如民国六年。是年七月,滹沱、潴龙各河相继决口,滚滚洪涛灌入全境,深处二丈有余,浅者亦八九尺不等。狂风一作,波浪高与檐齐,城垣几为所破。一时风涛激撞声,房屋倒坍声,男女老幼奔走呼号声,远近交作,惨不忍睹。实从前未有之奇灾,人生莫大之浩劫也。 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历经磨难的文安人民不低头,不退缩,世世代代同自然灾害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但在旧社会,由于统治者腐败无能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从清末至民国,军阀混战,外寇入侵,加之地主恶霸的残酷剥削,古洼人民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解放后,文安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主人翁姿态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疏河筑堤,治水改土,开渠建站,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水利建设高潮。从建国到今天的五十年间,共发生水灾20多次。其中也曾发生过4次大洪水和一次较大沥涝,文安人民顾全大局,勇于做出牺牲,分洪滞沥,为保卫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为减轻清南兄弟县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受灾之后,广大人民不气馁,不退缩,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中,保证了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今的文安洼,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洼内沟渠纵横,大小水利设施齐全,能排能灌。五十年的风雨沧桑,文安洼再也不是过去的文安洼了,洼内柏油公路四通八达,工厂林立,砖瓦厂星罗棋布,农业生产日趋稳定,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淹了文安洼,十年不还家”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一) 在长期的抗洪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构筑了不少的防洪堤防。横亘文安县境北部的千里堤,史称“万柳金堤”,是文安八景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河道淤积,不少堤防或平或废,至新中国建立时县境内仅余千里堤、秃尾巴堤和隔淀堤。50年代初期,大清河、赵王河年年洪水涨发,冲刷堤防,因而疏浚河道,整修堤防,成为全县人民的中心。 1950年至1954年,复堤动土近400多万立方米,千里堤、隔淀堤的高度和顶宽各增加了3-4米。1954年6月,大清河水猛涨,千里堤形势异常险恶,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果断指挥下,全县先后投入民工1.62万人,大小船只380艘,抢修堤防,筑埝修坝,历时两月余,确保千里堤及大清河沿线堤防没有决口。1956年特大洪水超过往年,千里堤、隔淀堤遭到严重破坏,洪水过后,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组织8000名民工进行堵口复堤,时值正月初五,地面封冻,两水夹堤,运距又远,取土异常困难,任务相当艰巨,参战人员不畏严寒,冒着零下5-8度的严寒,穿着小褂踏水运土,有的甚至光着膀子,干得热汗直流。到1957年7月29日,堵口复堤工程先后竣工,共动土80多万立方米,用工80万个。 1963年8月初,海河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文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了特大洪水的考验,危急时刻,顾全大局,文安大洼分洪滞洪,为保卫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场洪水,大洼最高水位8.63米(大沽),8.0米以上高水位在大洼持续了将近1个月,文安洼滞洪量达37.2亿立方米。大洼一片汪洋,街上行舟,釜底游鱼,房倒屋塌,即将成熟的秋禾有的被洪水淹没,有的剩下顶穗在风浪中飘摇。据统计,全县除牛角洼以外的其余18个公社,5个国营农场,339个大队遭受严重灾害,其中331个大队被水围困,内有96个大队全部进水,灾民无立足之地,有78个大队部分进水。全县83万亩秋田作物,因灾绝收的达68万亩,倒塌损坏房屋4.6万间,死亡23人,损失死亡生猪1万余头,羊4万只,大牲畜72头,冲走砸坏器具上百万件,毁坏扬水站点25处,公路66公里,桥梁、闸涵百余座,5个国营农场的建筑物大部分被冲毁,8所中学倒房近百间,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在严重的洪水灾害的面前,久经抗灾锻炼和考验的文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洪水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一是早在洪水到来之前的6月10日,就成立了防汛除涝指挥部,组织了1万多人的抢险队和1.5万人的后备队,配备了8个打桩班,提前准备了大批桩料和软料,在100多公里的堤防上,加固堤埝,构筑子埝,监视水情。二是分洪滞洪后,县委立即做出了迎战洪水的决定,在千里堤抢险的万名民工和治堤群众,顶风冒雨,脚踏泥泞,查洞补漏,打桩下料,运土围堤,加高土埝,在河道超量行洪,水势超过保证水位的情况下,保证了堤防不决口。三是文安城四周被水围困,为保证城内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便大洼人民在转移中有一个立足之地,县委加强了护城力量,组织1500名民工护城,在高水位中奋战20多天,先后排除了三关出漏,东南城墙坠角等10多次险情,终于保住了文安古城。四是围埝护村,抢救灾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经过艰苦奋战,157个村保住了护村埝,先后转移抢救灾民6万多人。水势回落后,县委领导全县人民迅速开展了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活动,灾后全县播种冬小麦18万多亩。英雄的文安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战天斗地,取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 这次洪水灾害,警醒和教育了全县人民,也激励了全县人民抗洪防汛的斗志。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大清河、赵王河年年有汛情,防汛抢险成了全县党政军民汛期的中心任务。为此,他们一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汛前成立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防洪、除涝、财务、后勤、抢救安置等组,县主要领导和县直各机关分段包片,各乡镇、农场建立分部,村有主要干部分管,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系统。二是周密部署,充分准备,包括制订防汛工作方案,组建防汛队伍,备足防汛物资,查处堤防隐患等各项基础工作。三是严阵以待,迎战洪水。四是搞好汛情测报与传递。通过这些措施,有利地保证了全县防汛工作的开展。 文安县城坐落在大洼中心,搞好县城防洪,是文安县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引起了上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考虑文安洼今后仍是分洪滞洪区,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后与应是抗洪救灾的指挥中心,为解决县城防洪问题,经上级部门批准,县委、县政府决定按照城镇现状和发展规划,重新建设文安县城防洪工程。这项工程于1986年5月10日动工,到6月15日完成一期工程,从11月5日到12月14日完成二期工程,两期共完成土方184万立方米,完成投资715.8万元,防洪围堤总长12.5公里,防护面积为9.4平方公里。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下,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土方工程,在全区是没有先例的。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在统一思想,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解决好占地,拆迁等问题,并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层次、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解决工程资金,经过广大人民群众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这项宏伟工程。1987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鹏登上了县城防洪堤,他高度赞赏了文安人民不怕艰苦的英勇奋战精神,高兴的说,搞防洪圈很有必要,保护范围大了,进度也很快,要搞好绿化,堤河里养鱼,这样既能养鱼又能美化。 (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文安人民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从中摸索经验,寻求治理的正确途径,大致可分为中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5年,仅限于小规模的顺水,挡水,洼内既无排涝设施,又无排沥渠道,凭借南部5条泄水沟与上游相通,这5条泄水沟为冲刷而成,属历史径流。1951年后进行了扩挖,并加高培厚周奎埝,疏通赵王河,扩挖小白河,新开百草洼等支渠。第二阶段自1955年至1958年,为洼地改造阶段。1955年,上级政府提出“依靠群众,因地制宜,改造自然,利用和适应自然,变水患为水利”的方针。1957年冬,县成立洼地改造委员会,开始了大规模的洼地治理,包括4大工程:两道周边埝,牛角洼灌溉工程,店子灌溉工程,任文灌溉工程。1957年,县组织民工9600名,完成两道周边埝,扩挖5条泄水沟。1958年相继完成牛角洼、店子灌区和百草洼五官淀的改造工程,开挖支斗渠1817条,建闸涵490座。 第三阶段自1959年至1968年,为开辟洪沥水宣泄出路阶段。挖渠筑堤只能顺水挡水,洼内积水仍靠自然蒸发和下渗慢慢耗干,不能解决沥涝问题。1959年兴建左各庄扬水站,开辟了洪沥水的宣泄出路,以后又陆续兴建了滩里东、毕家坊、西码头等7座扬水站,排水能力达到109立方米/秒,与之配套的骨干渠道也相继形成。1960年兴建三官村扬水站,排水能力为8立方米/秒。牛角洼的沥涝问题也初步得到解决,从此,文安县的农业生产面貌大大改观。 第四阶段自1969年以后,为综合治理阶段。海河治理以后,文安洼的客观生产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洪涝机遇相对减少,干旱因素相对增加,配合省清南除涝规划,县委、县政府及时提出“客水积极接,内涝有出路,弃保有安排,蓄泄都兼顾”的要求,发动全县人民,积极疏浚和扩挖骨干渠道,开挖支斗毛渠。到1978年,按“千米一支渠,五百米一斗渠”的规格,基本实现了深渠河网化,形成了以21条骨干渠道为主体的除涝新格局,骨干渠道总长248公里,其中清南地区14条,牛角洼4条。上游下泄沥水流量由1963年的165立方米/秒增加到408立方米/秒。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发展,文安县的水利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经受住了1977年特大沥涝灾害的考验。 1977年,清南地区发生特大沥涝,这是文安县历史上一次罕见的沥涝灾害,其特点是汛期降雨早,雨量大而集中,反复性强,客水来势猛,来量大,沥涝面积广,泄入文安洼的沥水流量高达600立方米/秒,文安洼积水总量近10亿立方米。到8月5日,文安洼中心最高水位5.67米,水深2米左右。县积水面积85万亩,其中水深1米以上的22万多亩,有158个村庄四面水围,89个村半水围,倒塌房屋1.77万间,劈裂1.48万间,倒塌畜棚2730间,损坏猪羊圈3.5万多个,大批水利工程设施遭受严重破坏。面对这场严重涝灾,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战斗,全县还组成了2000多名干部职工和10万名社员参战的排涝大军。采取多级倒水围地打埝,分割治理等多种形式尽量缩小灾情,减少损失。全县还组织起上万名协作大军,统一指挥,集中作战,前后打成7条滞沥防护埝。省地领导时刻关怀着文安洼排涝。8月16日地委决定组织文安洼排水大会战,中央和省、地部门及兄弟县对文安洼排水给予了有力的支援。在大清河沿岸,8座大中型扬水站昼夜开车,由400台机泵组成的4个机泵群如同4座龙门阵,白天红旗招展,夜间灯笼火把,条条巨龙喷送沥水入河归海,文安洼的排水能力由原来的178立方米/秒,增加到253立方米/秒,经过20多天奋战,大洼积水全部排干,前后共排出积水9.2亿立方米,其中会战期间排水5.3亿立方米。这年秋后,文安洼种上了60多万亩适时麦,1978年夏粮总产超过了历史上最高水平,创出了“涝了文安洼,当年种庄稼”的奇迹。 这次洪涝灾害,极大地增强了文安人民抗大洪、除大涝的信心和勇气,也使上级部门和文安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 (三) 1959年10月左各庄扬水站排沥站的落成与投入使用,是文安洼除涝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洪沥水的宣泄从此有了出路,给大洼人民带来了希望,受到了鼓舞,以后在1963年至1965年间,国家先后投资1628万元,在左各庄、毕家坊、东滩里等地新建扬水站7处。8座扬水站共拥有机组164套,扬水能力达244.98立方米/秒,大大改善了文安洼的生产条件,基本上实现了“统一调度,联合运用,渠渠相通,站站相连,一渠有水,各站能排,一渠蓄水,各洼能用”,充分发挥了蓄、滞、排、灌的综合效益。同时,也为清南地区5专14县排除沥涝灾害发挥了巨大作用。从1961年到1981年,清南地区受益的6座扬水站(三官村站和王庄子站除外)计排出水量为44.27亿立方米。 1991年,鉴于左各庄老站历经30多年的运行,排水设备和配套建筑老化破损的情况,文安县委、县政府和水利部门曾多次向省市领导请示重建,当年12月省批准了左各庄扬水站重建工程,1992年1月初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左各庄扬水站重建工程于1992年汛前正式建成生效,重建后装有排水9亿立方米/秒的大型水泵5台,总排水能力45立方米/秒,建筑配套土石方9.8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735立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左各庄扬水站重建工程速度快,质量高,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被廊坊农口誉为“左各庄建站精神”。河北省省长程维高视察时称赞:仅半年时间就搞到这个程度,不简单,速度够快。廊坊市市长赵诚视察后说:廊坊农口出了个左各庄精神,工程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宣传,影响农口,影响市直,影响全社会。 (四) 文安人民在抗洪除涝的同时,非常注意洪涝旱碱综合治理,为改变“小水大面淹,庄稼泡死水才干”和“有水淹死,无水旱死”的局面,他们狠抓了引水工程和调蓄工程的建设。建国初期,结合洼地改造,集中开挖了十几条灌排渠道,兴建了店子、牛角洼、任文等三大灌溉工程。70年代初,随着大清河的治理,水源条件发生了变化,店子闸失去灌溉效能,1984年在赵王新渠西码头建成蓄水闸。1978年全县基本完成深渠河网和方田网建设,共开挖骨干渠道21条,其中有14条底高程加深到-0.5米,初步形成了一个渠渠相通,蓄泄兼顾,能排、能灌、能蓄、能滞的综合体系。 西码头蓄水闸于1983年5月13日至1984年7月15日建造。是省水利厅直接抓的创优试点工程,工程实际造价404.64万元,用工23.45万个,设计水位7.25米,设计流量700立方米/秒,一次蓄水量2700万立方米。西码头蓄水闸的建成与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地上水利用保证率,为全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1990年末,全县深渠蓄水能力按蓄水位2.5米计算可蓄水1400万立方米,加上河道坑塘蓄水,一次蓄水能力可达到4409万立方米。能保50万亩小麦浇两水。全县有灌溉扬水站(点)91座,总提水能力130.76立方米/秒,地上水灌溉面积27.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86.68万亩的32.19%。利用深渠、坑塘、河道秋蓄春灌,春旱冬抗,起了很大作用,实现了地上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与运用。 解放后,随着洪涝灾害逐步得到控制,旱的因素相对突出,水利工作重点由防洪除涝向综合治理转移,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得以逐步加强。从60年代后期开始,土砖井逐渐为机井取代,进入70年代,机井建设进入高潮,80年代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井灌事业发展到一个新水平。1990年底,全县机井数量达5110眼,配套3671眼,有效灌溉面积35.16万亩。党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水利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提高工程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突出抓了工程管理措施,落实了管理承包责任制,基本上克服了过去长期存在的“重建轻管”的倾向,各工程管理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管理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随着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逐步推行农业节水灌溉,取得了显著效益。与此同时,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水利执法队伍的建设,对水利设施实行全方位管理,加强打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实行打井队伍资质审查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取水许可证制度,水利工作逐步纳入依法治水的轨道。 自古以来,文安人民的历史是一部与水斗争的历史,建国五十年来,文安县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与文安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精神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历经沧桑的文安洼,也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河北平原,各项建设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温故而知新,回顾过去,我们更应该总结经验,认识现在,规划未来,在认识和改造文安洼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6 12:14
  • 签到天数: 71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3-25 09: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0 13:3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3-25 15: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4-26 12:15 , Processed in 0.0583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