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开心 2016-9-2 15:23 |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本帖最后由 weiran 于 2016-10-28 08:50 编辑
一个普通农民们爱好与追求
一一结识永清文友张玉孝
10月5日下午,我们在冯秉顼老师的引荐下由王正军老弟开车来到永清县渠头村阳光幼儿园,敲开门出来的是一个面貌白静看上去很年轻的男子,他就是这个幼儿园的园长我们要访问的张玉孝先生。
在幼儿园的前庭里,张玉孝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为我们斟茶倒水。一场寒暄之后,他从橱柜了拿出两本《永清诗友》让我们看,上面刊登了他的几首诗作。他的诗大都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思想内含,积极向上。短小精悍,雅俗共赏。在永清谈到了写作,我自然想起了农民报农民互联网笔友刘向梅女士,虽然我与向梅没见过面,但我读过她好多文章,加之廊坊老乡,印象很深。我一提,玉孝说他跟她最熟,很说得上来,她是他的好姐姐。他妻子也说,向梅姐对我们很关注,多次采访报道玉孝。
来的时候冯老师说玉孝的字很有名,要给我们每人求一幅。冯老师提出要看玉孝的字。 他便从橱柜里拿出几幅毛笔写的字,是他自己作的诗。玉孝说他喜欢书法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爷爷张国桐,写得一手好字,曾任陆军第27军中校秘书。他的父亲张光写的书法也很不错,那些年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都买张红纸,找他父亲写对子,因此玉孝说那些年他家到年前几天最忙。 那时父亲给大家写春联时,他就在旁边看着,在桌子前面给父亲按着纸,写完几个字,就要把红纸往上拉一下,父亲在接着往下写,等到对联写完了,他就负责把写好的对联拿到旁边晾着,再把新的红纸铺在桌子上。他看着毛笔在父亲手里龙飞凤舞,好奇又新鲜,手就痒痒了,等到写自己家的春联时,他就忍不住拿起毛笔来,写几副“青龙大吉”“出门见喜”之类的小联。
玉孝说,他上初二时买了第一本字帖,神策军碑,每天临帖,当时的笔墨纸砚都很简陋,练了一段时间,就泄气了,不写了,一放就是几个月。后来又来了兴致,又写几个月,就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什么成就,等到初中毕业不上学了,他就在家里开了一个超市,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足了,就又开始临帖。
2005年,玉孝有幸结识了书法大家史钟华老师,他的书法才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几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
交谈中他又拿出了纸墨和毛笔,说是写幅对联,交流一下,他说这已成了他的习惯,每天都要写一写。他折叠了宣纸,然后铺平,拿起毛笔,饱蘸了墨汁,写下了“福星朗昭千秋月 寿域祥光万里天”,然后落款盖上了戳。我们几个人看得都入了迷,他写得是那么熟练,那么自如,又那么稳重,那么认真,一丝不苟!看得出没有功夫是写不出这样的字的。这一幅给了我们的领导王正军,然后他又为我写了一幅“家和萬事輿”,并注有小字。为刘凤迎写了一幅“室雅人和”也注有小字。到家下车时,凤迎拿错了,把我那幅拿去了,给了我他那幅。这幅字在朋友圈就被一位好朋友盯上了,几天后就跟我要走了。可见玉孝的字还是很受朋友们喜欢的。
早就听说玉孝自己不吸烟,却喜欢收藏烟盒,是有名的烟盒收藏达人。冯老师对他说,你把那“宝贝”拿出来让大伙看看。靠墙码着十来箱子,他说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放在老房里。他从最上面的一箱里拿出了一些烟盒让我们看,有解放前的,有解放后的;有改革开放前的,有改革开放后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我们问他怎么搞到这么多种类,他笑着说,因为收藏烟盒,他结识了许多支持他的网友,那些天南地北的网友们用快递把烟盒寄给他,他呢,就给大家写书法表示感谢。
我们又问他,你为什么对这事这么感兴趣,他说:“每个烟盒都有它一段故事,这些烟盒记录着历史,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烟盒上图文融入了许多文化因素,有历史、地理、人物、动物,有诗情画意,书法等等。我收藏烟标烟盒就是从爱好上面的书法开始的。”我们不能不为他的执着所感动。
做为书法、诗词和收藏烟盒的业余爱好者,玉孝感觉这样活着非常充实,有意义。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也正是幼儿园放学的时候,玉孝要开校车送孩子们。我们也提出返回。玉孝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走,说等他送回孩子吃了饭再走。
吃饭的时候我们通过幼儿园到他家住房,才发现他办的幼儿园如此之大,一连16间房子,52米长。规范的活动室、寝室、餐厅。我们问他,你是怎么想起来办幼儿园的。他说,问起初衷,要从10岁的女儿说起。那年三岁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可是因为过份疼爱不知送到哪里好哪里放心,思来想去,干脆自己开个幼儿园得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就是他想给幼儿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想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长大,不要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然后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下传统的文化知识。就这样,他很快的将这一想法付诸行动。妻子也支持他。最初的幼儿园是自己的住房改造成的。后来他在渠头村东盖起了正式的像模像样的幼儿园一一“阳光幼儿园”,分大中小共四个班。
他还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要求老师们对孩子有爱心诚心热心。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是信任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把每个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把爱倾注于他们。在对待小朋友的生活上,他也是费劲脑筋,想尽办法。比如,开始孩子们用他们自己带的水瓶喝水,就喝一口,就不喝了。为了让孩子们多喝水,老师们规定,每隔半个小时让孩子们统一喝一次水。在饮食上,尽量做到丰富多样,营养搭配,菜、汤、馒头、米饭、面条、水饺、包子、猪肉炖粉条等,争取让孩子吃好喝好,感觉到比在家里好。为了让家长们放心,玉孝经常把午餐晒到朋友圈里,竟让一些无关的大人们看着眼馋。开始他就一辆红色面包车,自己开车接送孩子,随着知名度越来越大,孩子越来越多,标准的校车增加了三辆,又雇了司机。每天他都要嘱咐司机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年开园才有二十多个孩子,都是本村的,后来周围的村子慢慢的都了解了这个幼儿园,学习好,伙食好,就开始有了外村的小朋友。
这次之行,张玉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好,字好,人更好!张玉孝,一个普通的农民,一种高雅的追求,一种对事业的执着,用爱拥抱生活,洒向大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们为认识这样的一个七零后农民兄弟感到骄傲和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