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与重 四哥给我了个题目,让我解释解释出与重,“出”,两山相加当为重,“重”,上千下里,人行千里当为远也。 其实“出”为会意,上“山”为止,乃脚也,下为门口或洞口,意为脚跨出门口,出门的意思。重也为会意字,撇竖为人的变体,背上一横为一层物,中间一日为更重之物,“重”字描绘的是一人背着层层重物在土里跋涉的情形。 现在撇开会意字不讲,咱就讲一讲两山为何为“出”。试想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山,有有形的山,也有无形的山,有外在的山,也有心里的山,如果你见山为山,把山当山,层层山之下,你只会感觉到重,你的负担会重,你的生活会重,你的心情会重,你的头上是层层的大山,是你无法摆脱、无法逃避的,你只能苟延残喘,说死不活,非死非活,此无法摆脱、无法承受却又必须接受之重乃人生重中之重,何谈出也? 但是如果你能见山而非山,拿山而不当山,把山字看破,把事理参透,把心态摆平,山再也不是负担,本来无一物,山自何来?山为何物?无知无妄无欲无求,无牵无挂,出凡尘,出烦恼,出樊笼,何谈重也。 “重”。为人何以为重?当在千里也。里为古代居住单位,千里者当为天下百姓苍生,为官者当心系百姓,以天下苍生为重也。为学者当游历千里,检验、修正、丰富自己的学识,当以致用为重也。你我草根平民者,谁不为生计奔波千里,劳劳碌碌,但你的心里一定要装着老婆孩子,装着自己的家庭,千里之外,心里为亲人所牵,累哉?苦哉?乐哉!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