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8433|回复: 1

探究性学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8 13: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培养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探究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常见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读了课文,却只是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并不理解;有的学生坐在那里等待教师提问,不会主动地想,主动地问,更不会主动地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更是无从得到培养。如何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引导、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
发挥我们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收获更多,发展更快。
1:巧设矛盾,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巧设矛盾,于课文关键内容或语言处和易激活思维处设问,能把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潜能激发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前提是教师须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教学目标来设计。如在教《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时,我在分析了学生的阅读卡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曹操将船首尾相连,这种作战方法是对还是错?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曹操这样做是对的,理由是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只有将船首尾相连,兵士才能适应。(老师插问:何以见得曹军士兵坐不习惯船?请找课文相关语句。)有的说曹操这样做是错的,因为这样做不能应付火攻。这是曹操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的说:将船首尾相连只是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因为假如他不骄傲轻敌,轻易上周瑜黄盖的当,他可能也不会失败(老师插问:课文哪些地方表现曹操骄傲轻敌?)……
巧设矛盾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潜能,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促进思维的深化,从而自主完成对课文内容及其思想意义的理解。
2:联系文章中心思考。
文章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与统帅。课文中许多语言现象孤立地看,学生难以准确地加以理解。可是,学生如果懂得结合全文的中心思想来思考这些语言现象,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一种从全局角度统领局部的有效的思维方法。
例如学习《晏子使楚》这课,其第四节有这么几句话:“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学生中有人觉得不解:晏子明明并不为难,也不怕什么犯欺骗楚王的罪,为什么偏要那么装,那么讲?我让学生先放下此问题,学完全文后才加以解决。果然,在学完全文后,学生理解了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晏子的爱国情怀与高超的智慧,就很快理解了晏子那是弄个套子让楚王去钻,从而套住了楚王,这正是晏子智慧的表现。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1-4-15 17:1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2-28 16: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乱七八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11-28 06:48 , Processed in 0.0457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