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广州日报》报道,曾驾车追劫匪导致一死两伤的市民张某,经查是一名曾多次见义勇为过的教师,其妻子否认了张某驾车追赶劫匪的说法,称其是想阻止劫匪启动摩托车。张某所在的学校称将对其进行嘉奖。目前,警方仍在调查认定张某行为是否属于见义勇为。
连日来,经过媒体的不断挖掘报道,张某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了一副有着侠肝义胆,且能深得同事与学生们拥护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勇敢、不作恶,言教与身教合一”。当前,社会上的诸多类似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施好心者反遭麻烦的境况,不是陷入了莫名的赔偿中,就是惹得官司缠身,由此,才有公众感慨如今的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当然,回归于此事件的本身,笔者的主张在于道德的嘉奖与法律的追穷不可混为一谈,在公共道德层面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是社会上一贯宣扬的正面价值,尤其是对于张某的学生们而言,张老师的行为,是他们在书本之外,真实触摸到的英雄化身,是他们的榜样。可是,道德上的义举与法律上的行为概念,并不能完全的等而视之。道德上的公义,所要求的是基于社会上每个人的良心与良知,比如有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愤怒与厌恶,这是人性中天然的善。但是,法律上的正义,是基于立法精神下的合乎于条文规定与程序规则下的法理正义。
为此,当某一社会事件引起了道德与司法的争议时,公众应当持有一种理性的视角来看待。简单地认为,好人无好报,坏人反受法律保护的现象是一种司法的倒退,事实上是一种简单而狭隘的认识。最关键性的一点在于,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坏人违法的成本很低,而受到追究的代价不高,而好人受到实在的激励程度很低,甚至反而会受到陷入莫名赔偿与官司缠身的高风险代价之中。换言之,社会上对于实施义举的好人,给予的实在奖励过少,且必要的司法救济又不完善,所以,会给某些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共道德之人,提供了种种逃脱罪责与追究的灰色地带。
由此可见,张某所在学校对于其义举的嘉奖,是一种本该具有的正向激励,事实上,这也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社会上对于公义之举,应当既不吝惜鼓励,又不要提供必要的司法之举,这样才会使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显。
王海越
下一页:教师驾车撞死劫匪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获3000元奖金
教师驾车撞死劫匪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获3000元奖金
这几天张老师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实习生苏俊杰 记者邱伟荣 摄
路见三贼抢劫、英勇追截歹徒的张老师,事发四天一直为警方的认定忐忑不安(本报连续三日独家追踪报道)。昨天,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作出认定——张老师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基金会慰问并向张老师颁发证书,让好人过个好年。“终于能好好睡个觉了。”张老师说这是他的“新年礼物”,准备马上回家告诉从东北赶来广州的父母。
“还有一天就是春节了,好好过年。”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刘继生握着张老师的手,为他颁发见义勇为证书。过年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见义勇为基金会约见身陷舆论漩涡的张老师,认定其追截抢匪的义举属见义勇为,为张老师作出嘉奖。“张老师协助事主,追截犯罪嫌疑人。”警方经过反复侦查,昨天公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17日晚,女事主遭到三名歹徒抢劫之后,刚好路过的张老师驾车协助,主动追截犯人,途中发生交通意外,汽车与歹徒的摩托车出现碰撞,歹徒一死两伤。
事发后,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公安分局向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上报材料。“当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张老师主动保护女事主。”刘理事长说。根据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条例,张老师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获颁见义勇为证书和3000元奖金。
张老师终于能睡个好觉
飞车截贼后四天,司机张老师经历了从揪心到闹心到担心的忐忑煎熬,昨天受到见义勇为认定,张老师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几天很担心,一直在等待结果。”为此,张老师接连几晚半夜醒来,太太也寝食难安。“现在,至少能好好睡个觉了。”张老师说。
“还没来得及告诉父母,一接到基金会通知我就匆匆忙忙赶过来了。”为了自己的事,夫妻两边的老人家都从东北乘飞机赶来广州,每天挤在小旅馆里牵肠挂肚,张老师想起来就心痛。手捧证书,张老师准备马上回家告诉他们。
这几天,同事、现场街坊和网友通过各种渠道力撑张老师,认为他的见义勇为之举应该得到免责和表彰。处于争议声中的张老师倍感欣慰:“看着网上的评论,我觉得还是好人多啊,邪不能压正。”
“希望受害的女士能早日康复,希望家人平安。”事发后,张老师一直怕家人会遭到歹徒的同伙报复,但一提到如果下次遭遇类似事情,身高1.9米的他不假思索地说:“还是会救人,如果不做,‘人’这一撇一捺就构不成了。”
张老师说,这可算是他的新年礼物,虽然心里忐忑,但一直相信公安。通过这件事,他希望唤起更多人正义的心,曾经在微博转发小悦悦事件的他说:“希望这个社会能有更多的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