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 文安大众论坛 -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广告位招租
查看: 48077|回复: 16

文安古城墙(细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9 18:15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4-23 13: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2.jpg



    关于文安县古城墙,民国本《文安县志》有一段精彩论述:“噫!败址颓垣,固非若漆城难上,然以御盗贼则城也,以捍大水则堤也,当勍寇、惊涛之洊至,则城而堤、堤而城也。城之所关重矣哉!”这意思是说,这座简陋破败的小城,固然不是秦二世的荡荡漆城,寇来不能上,但是,盗寇来了就是城,抵挡大水就是堤,当盗寇和大水一次又一次到来,这或者做为城,或者做为堤,这座小城是至关重要的。
    解放以后,在冀中平原,类似于文安古城这样完整的城墙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如今它显得有些破败,但它所经历的历史沧桑,仍令我们惊叹不已。我们生活在它的旁边,到底对它了解多少呢?恐怕大部分人不仅不能说不出它的历史,就是连它的现状也视而不见,了解甚少,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进行实地考察,试图对文安古城做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解读。
    史书关于文安古城由来的记载
    康熙四十二年《文安县志》记载,“邑城汉令赵夔创建。周围一千二百七十五丈五尺,计七里一分,高二丈五尺,城门五座,角楼四座,敌台警舖八座。池深丈余,阔三丈,外护以堤,其门北曰拱辰,南曰来熏,又小南门曰作新,东曰迎恩,西曰永定。”这段话粗略记载了文安城的轮廓,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却是错误的,这就是:文安县城并非汉文安县令赵夔所建。因此,民国编纂的《文安县志》明确指出:“创建何时,无可祥考。”
    该《志》说:按《一统志》,唐废丰利县,移文安县于其城。《唐书》云:贞观元年废丰利县,移文安于其县。《后汉书》注:文安故城在县东北(今柳河,故城正当现城东北隅)。据此,现邑城乃丰利旧城,唐贞观初省入文安县。赵夔于汉武帝时为文安令,所建城池乃文安旧城(在柳河左近有赵公祠,以祀赵夔),非现城也。
    有文字记载的明朝以后文安城修建、护城河开掘大体有七次。
    第一次记载,明正德九年(1514),知县王鼎重修,翰林院侍讲李时撰记。王鼎是正德八年来文安上任的。上任伊始,看到城墙颓废,就发表了一番议论:“民保于城,城关于令,城之废,民弗能生矣!伊谁之责欤?”意思就是,老百姓靠城墙来保护,城墙的好坏又和县令有直接关系,城墙废了,老百姓不能生存了,这是谁的责任呢?这位县令实地测量,提出了挖护城河取土筑城的方法,于正德九年三月开工,正德十年秋天完工。
    第二次记载,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距上一次记载98年,县令郑之侨修。具体修葺过程、规模没有详细记载,只记载在拓宽、深挖护城河时,挖出一块类似于太湖石的石头,“有玲珑嵌空,接山形,高数尺者”。此后,文安30年科举考试没有中举的,有人说就是挖走这块石头伤了地脉。但是,人们对这位郑县令的功绩还是肯定的,据说他离任时还为他竖了“去思碑”。
    第三次记载,是明崇祯八年(1635),知县张上春大修,距上次大修仅29年。这次大修是崇祯皇帝下的严旨,大修的理由是“土垣”、“破门”、“无法守御”、“保民”,修的规格是增高5尺,计3丈,添砖堞,瓮城。但是,民国本《文安县志》记载,这位县令搞工程是外行,“其倍厚也,不取土于隍,而取土于闉;其增高也,不崇墉于上,而削址于下。”“是非修城,直毁之而已。”意思是说,在加厚时不在护城河取土,而是在城门外的曲城取土;增加城墙的高度,不是在城墙顶部培土,而是挖城墙地基。
    第四次记载是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张朝琮重修,距上次54年。据称,大修后的东门、南门城楼极其高耸,小南门(作新门)从前久闭,从这时才开启。
    第五次记载,是同治三年春(1862),知县曹大俊重修,第二年七月竣工。这次重修是上一次有记载的重修后的173年后。在城上东南角修建了魁星阁,西北角修建了玉皇阁。
    第六次记载,同治六年(1865),“枭匪”萧四率百余人在县附近活动,并在六月和八月两次犯境,乡团和官兵多有战死,知县沈赓飏开挖疏浚护城河,以备盗匪。
    第七次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一年,八国联军进犯,义和团攻城,城墙毁坏,加之光绪七年(1881)以后,连年水患,城久失修,魁星阁、玉皇阁相继倾颓,知县王舒萼浚池深广八尺,四面一律挑挖。但是,民国本《文安县志》没有记载城墙是否修复。
    对文安古城墙的疑问和推断
    第一个疑问,文安古城是什么时间创建的。清康熙四十二年本《文安县志》说是汉县令赵夔所建,这显然是一个错误。《旧唐书》云:“文安,汉城,属渤海郡,故城在今县城东北。”如今在大柳河东,有文安故城遗址。关于赵夔,有很多传说,据说在他任县令的最后几年,天连续大旱,当地百姓祭祀求雨,始终无果。县令赵夔心急如焚,他面对苍天,大声呼唤:苍天,如果我赵夔有罪孽,那就惩罚我一个人吧。于是,用木柴架起高台,自焚以谢苍天。当烈火熊熊燃起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片刻,下起倾盆大雨。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舍己为百姓的县令,在县城西面建起一座赵公祠。这个传说不一定真实,但柳河东面的赵公祠一直保留到清末民初。这就是说,赵夔根本没有到如今的文安县城这里来,所以也不可能在这里建造城墙。
    《一统志》记载,唐废丰利县,移文安县于其城。《唐书》云:贞观元年(627)废丰利县,移文安于其县。也就是说,文安县城用的是原丰利县县城,当文安县署机关从柳河东故城搬过来,这里已经有一座现成的城池了。推算文安县城的初建时间,应该按丰利县建县算起。据1994年本《文安县志》记载,隋大业九年(613)隋炀帝征高丽途经河口,诏令割文安、平舒(今大城)二县地置丰利县,县治设在今文安县城。也就是说,从这时起,才有可能建造文安县的城池,至于具体年限,已无从可考。
    第二个疑问,文安古城什么时候建的砖城。从隋唐到明朝中期,文安城墙都是土城墙。一直到明正德九年(1514),知县王鼎修城墙,李时作记,从字里行间还可以看出所修的是土城墙。李时写道:“吾民倘擑土成城,因以浚池,岂曰省费而功易集矣!遂絜高卑,度厚薄,具桢干,畚锸云集,并力协作。”这里说的“擑土成城”,就是用土打成城墙,而“具桢干”,就是准备好打城墙用的夹板和插杆。
    崇祯五年,满洲骑兵首次围困文安城,文安兵败城破。到了崇祯八年(1635),因为“土垣”、“破门”、“无法守御” 无以“保民”,首列文安,崇祯皇帝严旨大修,并严督修守。按照逻辑推理,既然因为上述原因而修城,就要修成“砖城”,修成“好门”,修成“可以守御”的城池。但是,文字只记载添“砖堞”、修“瓮城”,至于整个城墙是否修成砖的,却没有说。而且后人对他修城也颇有微词,说他“是非修城,直毁之而已”。然而,我们具体事情应该具体分析,为什么崇祯皇帝严旨修城?是因为当时形势严峻,军情紧急,满洲兵虎视眈眈,窥视关里,经常有铁骑长驱直入,突袭大明的城镇。这时的文安知县张上春首先要解决的是“可以守御”的问题。所以他挖了墙角去增高,毁了曲城来取土。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能够幸免,第二年,修城工程尚未完工,满洲兵来了。铁骑所到,势如破竹,很快,文安兵败城破,张上春自缢而死。
    张上春已死,清兵即退。朝廷又派王鈅任文安知县。根据县志记载,这个人“慷慨敏练,谨慎果毅”,但他的命运也不佳,上任两年,满洲兵又至。他组织全城人等,誓死守城,与敌军相持了七个昼夜,终因火药殆尽,救援又绝,王鈅战死。
    从张上春奉旨修城,到王鈅战死,历时四年多,城到底修成什么样了?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理,即使张上春一任在修城上成效不大,精明果敢的王鈅明知自己肩负着抵抗清兵,保卫文安城的重任,他能不首先修好城墙吗?再说,明朝城砖是军备物资,烧制城砖一般都是官窑,既然皇帝下了圣旨,官窑可能就有为文安烧制城砖的计划,修城用砖应该不是问题,两年的时间,也足可以修好城墙了。据记载,王鈅守城是相当成功的,直守了七天七夜,只因最后火药殆尽,外无救兵,城才被攻破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的城墙已不是土垣、破门、无法守御,而是已经修好了的相当坚固的砖城,城破的原因是火药殆尽,外无救兵。民国本《文安县志》还记载,崇祯十三年,满洲兵再度围住文安城,“主簿安衡、训导郭养性昼夜防御,力竭死难。”安衡“殉城死难”,郭养性“分讯(分兵驻守)东城,昼夜防御,力竭,死于关帝庙前”。从上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安衡大概是在守城的战斗中牺牲的,郭养性则是劳累过度,或许心脏病突发而死。满洲兵此次并未破城,而未破城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城墙修的牢固了。由此我们推断,文安的砖城就是从崇祯八年(1635)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期间修建的。
    文安古城修建的连续性佐证
    现有的文安古城不是一次性修成的,在史书记载中得到了证实,同时古城旧址实物也可以得到有力佐证。
    一、
    先有的土城,后有的砖城,砖墙是后来包在土城外面的。
    在如今城南城墙断面,挨着砖体的一面,可以明显的看出一道缝隙。城墙填土部分是用白灰与土混合成的三合土,砖体和三合土之间另填有活土,下面约有15厘米,顶端约有50厘米。三合土对着砖体的一面,是一个光面,有明显的夹板夯实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出,在砌砖之前,土城墙已经存在,而且是质量相当不错的一座土城。
    二、砖城经过了多次维修。1994年本《文安县志》记载,文安城墙所用的城砖规格是32×16×8厘米,其实不尽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砖体的规格,东城门所用的规格是33.5×16×7.5厘米,而南城段某些地方的规格是34×17×8.5厘米,还有一些规格略有不同,这些情况说明,所用城砖并非一个批次,也许是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产物。史书记载,文安城曾经多次毁坏,多次修葺。毁坏的原因有兵祸,有水灾。假定,文安砖城是从明崇祯八年(1635)开始修建,到清末(1911),共计276年。期间经历的兵祸有满洲兵攻城四次,义和团攻城一次,八国联军炮轰城墙一次。水灾114次,其中大水围城有数十次。这些灾祸都给城墙造成了严重的毁坏,甚至局部倒塌。这也是文安城多次重修的原因。从南城段的某些断面看,有部分砖墙体被埋在城墙填土中,这显然是城墙倒塌后,砖与土就被混合填在城墙内,外面的砖体墙是重砌的,而重砌用砖是新烧制的,所以与原规格不一致。
    三、城砖的产地与生产年代。修城用砖是大量的。粗略计算,按崇祯八年(1635)修城高为三丈,初次修砖城大约需要城砖700-800万块,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当时民间烧砖用的是小砖窑,烧制这样大的城砖,每窑过不去1000块。但是,迄今为止,文安没有发现烧制城砖的砖窑遗址。若使用官窑的城砖,极有可能是通过漕运运过来的。但是,明朝城砖烧制制度很严,规格也很严,资料记载和实物考察,北京城的明城砖尺寸多为40×20×10厘米,也发现一些40×12×11厘米和34×17×5厘米的特殊尺寸,就是没有与文安城砖尺寸类似的规格。目前,手下资料缺乏,没办法考证这些砖确切的生产年代和生产地点,因此,上文所说的文安砖城修筑起始年代也只能是一个推断和估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9 18:15
  • 签到天数: 57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1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文安古城的围长,历代《文安县志》都记载周围1275丈5尺,计7里1分,今有人据此计算出为4252米。按这一长度,文安城围长应该是市制8.5里多一点。和7里1分相去甚远。那文安古城到底有多长?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实地再测量一次。但是如今老城墙已经破坏的面目全非,并且城墙周围以及城墙之上已经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合法的和非法的建筑,测量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1275丈5尺是一个标准的数字,我们只要弄清了其中尺的长短,就很容易知道文安古城的长短了。据《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首都师范大学杨生民所撰《里的长度演变考》称:秦汉时期,普遍使用的有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这些尺度都是1尺等于0.231米。一里等于1800尺,等于415.8米。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是商尺,即营造尺,传说是商朝的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这种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1步为5尺。1尺的长度1.25秦尺,等于如今公制0.32米。《续文献通考》卷108《乐八·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班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由于营造尺是历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强,应用广泛。虽然这种尺度应用的很早,但真正以法权形式固定下来却是在清朝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这年重定度量衡时明确规定里制为:“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在“新制说略”中指出:“长短度分为两种:一曰尺度,以尺为单位,所以度寻之长短也。一曰里制,以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用以计道路之长短也。里制即积尺制而成。盖道里甚长,若仅以尺计,则诸多不便,故必别为里制。”据此可知1里等于1800尺,等于576米。

    由此,我们可以算出,文安古城墙的围长是4081.6米,约合如今市制8里1分多。根据卫星地图测量,大约就是这个长度(由于城墙毁坏严重,所以数据不准确)。因此可以断定以上的推断是正确的。



    现代文安城墙毁坏的大体过程



    1937年,卢沟桥事变震动了文安县,日军南侵,国军南撤,好像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敌人很快占领了胜芳、苏桥、新镇,文安已经危在旦夕。1938年,文安县政府觉得已经无法阻止日军进入文安,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号召各村扒文安城墙,目的是将来我军攻城时,防止日军利用城墙固守。于是各村乘船前来扒城,所得城砖全部用船托回家。就这样,连城堞带女墙约两米,全部扒掉,只剩下光秃秃的城顶。

    到了当代,文安城依然还是相对完整的。1965年以前,古城的概貌是:整个城墙是完整的,东西南门都是双层门,约20米厚;北门有一个瓮城,内侧门南北向,外侧门朝西;小南门是单层门。每个城门都有一条砖砌的马道,据说可以骑着马上城。整个城顶基本上水平,城顶没有了幔砖。整个城墙除了有五个城门外,城角4个,城角和城门之间也都建有炮台,旧志称敌台警舖,但南门与东南城角之间又小南门(作新门),所以缺一个敌台,共有7个,在这一点上,从康熙四十二年县志到民国本县志的记载都有疏忽。成外层砖墙因风化侵蚀有所损坏,有些地方人们可以攀爬。县城内的中小学每年都要举行环城赛跑,参赛者云集城顶,环城跑一圈。但是,就在1965年,坐落在西关内城门南侧的县粮食局直属库购买了一台面粉加工机,为了防止偷盗,把围墙圈到了城墙上面,从此,环城赛跑这一传统项目中断了。

    对文安城毁坏最烈的时间大概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窄小的城门严重障碍了交通。大约在1973年,北关城门的瓮城扒掉,北关成了一个直通的单层城门;西关城门扒毁了一部分,原来的双层城门洞只保留了外层,内层扒掉顶部,两侧斜着砌上去。1975年,北关城门扒通了,这是文安城第一个扒掉的城门。城门扒通后,电业局从南关搬出,在那里建起了机关大院。大约在1978年,西关和南关城门相继扒通,东关城门扒掉外层城门洞,只剩下内层城门洞保留至今。1980年,小南关城门也扒掉了。也是在这一时期,东关城墙扒开一个豁口,为的是东西大街取直。1982年,街道开宽,西关城门剩下的城头也扒掉,向里延伸一段,卖给低压所和私人。1998年,北关城墙东半部又扒开一个豁口,老干部局一条小街开通,直通北环了。2000年前后,西城墙扒通,又新开出一条东西街,二小一条街,可以通到城里了。在这期间,南城墙西半部由民间开了一道口子,一条小路从城里弯弯曲曲通道城外。2007年,城西南角建居民小区,原来由民间开的那道口子垒上了一道砖墙,而紧挨着它有开了一道口子,作为居民的通道。2008年6月,东城墙北侧,一户居民为了自己出行方便,用洋镐、铁锨、小推车开了一道口子,恰巧被一位摄影爱好者拍到,被永久定格在画面上。至此,文安古城被扒掉了四个城门,开了六个口子,截成十段。

    文安古城的毁坏,还不仅仅限于扒城门、开口子、建住宅,更为严重的是内侧沿城居民就近圈占,把城段据为己有,挖去城墙内侧夯土,盖上一间间低矮的小房子,作为自己的储藏室。此类小房子到底有多少间,很难统计,大约要有数百间吧。而城墙外侧的居民有的把城墙关在自己的院子里,有的把城墙作为自己院墙的一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着重解决居民住宅问题,提出很多建房方法,诸如公建私助,私建公助等等,一些单位也纷纷划地建房。在这种形势下,古城外墙下,全部盖上了居民住宅,后来这些住宅确权,全部划为私人名下。21世纪初,房地产开发热兴起,城墙下的居民平房又都改建成居民楼,把城墙严严实实的遮在了后面,有的干脆利用城墙做了楼房的一些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再想看一下文安古城的真面目,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1-5-23 18:36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4-23 14: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6 12:14
  • 签到天数: 71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4-23 15: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1-9-10 14:20
  • 签到天数: 43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4-23 15: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4-1 16:32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4-23 16: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4 09:32
  •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4-24 17: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以后多介绍点文安的历史和建筑。让人们记住文安的发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7 10:56
  • 签到天数: 20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4-25 16: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真的长见识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30 12:37
  • 签到天数: 358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4-25 2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墙,是不是文安的唯一的古建筑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0 13:37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4-28 2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01:}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2 15:23
  • 签到天数: 105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4-29 06: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2017-4-16 22:51
  •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5-7 08: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1-12-27 20:00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6-9 1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一定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24 2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要顶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3-2-15 14:20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8-28 17: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部门应该加以保护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omsenz Inc. ( 冀ICP备12019373号-1 ) 法律顾问:常全根律师

    GMT+8, 2024-3-29 20:38 , Processed in 0.0667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